实验桌上有一架没有砝码的托盘天平、一只量筒、水、两个相同的烧杯、细线、小石块、滴管.请你完成测小石块密度的实验.
(1)请你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节天平,使横梁平衡;
②将一只空烧杯和小石块放在左盘, ,直到天平重新平衡;
③ ,记下量筒中水的体积V0;
④在量筒中盛适量水,记下水的体积V1;
⑤用细线系住小石块,使其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读出水面所对的刻度值V2.
(2)石块密度表达式: .
如图所示,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
(1)把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放置在平面镜上,使一束光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在纸板上描出入射光线AO和反射光线OB,并测出反射角和入射角.改变光的入射角度,重复上述实验步骤。这样做的目的是研究 。
(2)硬纸板放在平面镜上时,要保持与镜面_______。
(3)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AO射到O点,若将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观察纸板B上能不能看到反射光,这样做的目的是探究 。
(4)将纸板A、B置于同一平面后,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BO射到O点,反射光将沿
图中的OA方向射出,这说明光在反射时,_______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接收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以测出凸透镜的 .
(2)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放置时,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此时物距为_______cm,像的大小比物体 .
(3)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左右移动光屏均接收不到像,接着应该()
A.上下移动光屏去接收
B.将光屏放到凸透镜左侧去接收
C.取走光屏,直接通过凸透镜观察
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图中的光屏是一个可折转的硬纸板,此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是:① ;② ;若将光屏F向后弯折,屏上 看到光线OB。
(2)小明在实验时,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o、30o、45o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见右表格).经检查,三次实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应该是 ;
(3)如果让光线逆着OB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这表明: ___ _____。
周末,小明在家里帮妈妈烧菜时,发现妈妈从市场上买来的大豆油味道不太对,小明怀疑可能是地沟油.于是,他找来小宇同学,想和他一起用物理方法来鉴别该大豆油是否是地沟油.经过一番讨论,小宇提出的方案A:可以用测定这种油的沸点来鉴别;小明提出的方案B:可以用测定这种油的凝固点来鉴别.恰好,小明家中有一支温度计(量程:―10℃~100℃),他们又一起上网查找到了相关资料见右表,然后他们一起利用家中的其他器材进行探究.
(1)若让你来鉴别,选择的是方案_________(A/B).你否定另一个方案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利用上述温度计和家中的其他器材,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来鉴别大豆油是否是地沟油,简述你的实验设计方案.
简要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何判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质 |
沸点 |
凝固点 |
大豆油 |
230 |
―18℃ |
地沟油 |
200 |
―6~8℃ |
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情景:竖立的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张白纸,再准备A.B两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然后把点燃的蜡烛A立在玻璃板前,又把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该实验选择两个相同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2)该实验采用透明薄玻璃板代替日常使用的平面镜,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从而确定 ,此时成像的清晰度比日常使用的平面镜 (选填“好一些”或“差一些”).
(3)将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
(4)解决以上问题后,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此时若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时,则像将 (选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移动,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实验中,如何确定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请写出具体操作步骤 .
(6)如图是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他们接下来的操作是着 ,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