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在探究“物体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 的实验中:
下表是这位同学记录的实验内容和实验数据,请你根据表格中记录的内容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
铁和铝两种不同物质的相同点是: ;不同点是: 。
实验次数 |
物 体 |
质量(g) |
体积(cm3) |
质量/体积(g/ cm3) |
1 |
铁块1 |
79 |
10 |
7.9 |
2 |
铁块2 |
158 |
20 |
7.9 |
3 |
铝块1 |
54 |
20 |
2.7 |
4 |
铝块2 |
108 |
40 |
2.7 |
②铁的密度为 kg/m3,当铝块的体积是60 cm3时,它的质量是 g 。
③根据这个实验的结果,请你分析并回答,为什么说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答: 。
④ 回忆我们在做这个实验时,为什么要选取多种物质,且对每种物质都要收集多组数据?若对每种物质仅收集一组数据是否可以?为什么?
, 。
如图所示,在教室里,小明敲响A音叉时,与B音叉的叉股接触的乒乓球,这一现象既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也能说明声音可以在中传播;还能说明声音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声波具有。若在月球表面上进行此实验,则(选填“还能”或“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这是因为。
如图所示,将一只通电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玻璃罩内,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将会发现。
(2)如果把空气又逐渐地通人玻璃罩内,将会发现。
(3)此实验说明了。
如图所示,相同的瓶子里装入了不同的水量,用嘴对着瓶口吹时,可发出不同音高。发出的声音音调从左至右是_。(选填:“升高”、“降低”或“”相同)
如图所示,为研究视力矫正问题,小明和小华同学用凸透镜和光屏模拟眼睛,凸透镜看做眼睛的________,光屏看做____________。
(1)小华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水平的桌面上,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和高度,使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位于同一高度。
点燃蜡烛,将近视眼镜放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移动光屏的位置,直至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取走眼镜,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再向_________(选填“靠近凸透镜”、“远离凸透镜”或“竖直向下”)方向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时,屏上的像又变清晰了。
(2)小明将远视眼镜放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移动光屏的位置,直至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取走眼镜,屏上的像变模糊了,此时要使屏上的像变清晰,应向_______________(选填“靠近凸透镜”、“远离凸透镜”或“竖直向下”)方向移动光屏,因为远视眼镜对光线具有__________作用。
在某市民俗街上,小明对一雕刻于半粒大米(上圆下平) 上的微雕作品“”产生浓厚兴趣.
(1)为看清微雕作品上的文字和图像,小明应利用如图所示透镜中的(选填序号)进行观察.
(2)正确选择透镜后,小明拿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当在纸上呈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时,测得这个光斑到透镜的距离为5cm.
(3)透过透镜观察微雕作品“”,小明看到的像如图所示,此时透镜到微雕作品的距离是.
A.小于5cm | B.大于5cm且小于10cm |
C.等于10cm | D.大于10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