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同学在探究“物体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 的实验中:
下表是这位同学记录的实验内容和实验数据,请你根据表格中记录的内容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
铁和铝两种不同物质的相同点是:            ;不同点是:            。 

实验次数
物 体
质量(g)
体积(cm3
质量/体积(g/ cm3
1
铁块1
79
10
7.9
2
铁块2
158
20
7.9
3
铝块1
54
20
2.7
4
铝块2
108
40
2.7

 
②铁的密度为         kg/m3,当铝块的体积是60 cm3时,它的质量是    g 。
③根据这个实验的结果,请你分析并回答,为什么说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答:                                                               
④ 回忆我们在做这个实验时,为什么要选取多种物质,且对每种物质都要收集多组数据?若对每种物质仅收集一组数据是否可以?为什么?
                        ,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利用平衡法求液体密度 物质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_____产生的,为了便于完成该实验使用了______法;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能传声;声音的响度越大,小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说明响度与 ____________有关;若将实验地点换成月球表面,则实验____(甲/乙)不能顺利进行。

学习了光学知识后,爱动脑筋的小桐和小朵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观象。如图所示,她们给两个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上一个圆孔和一个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分别将小孔对着烛焰和灯丝,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通过小孔所成的像。

(1)分析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2)分析比较甲、丙两图,又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3)通过实验,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在塑料膜上成的都是________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说明小孔成像的原理是________。
(4)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就是________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所成的实像。

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毛衣、报纸、棉花、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收音机、机械闹钟、鞋盒。
(1)本实验中适合声源的是_________;
(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再盖上盒盖。他设想了三种实验比较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_________。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外,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C、将泡沫小球放在鞋盒上,比较小球弹起的距离。
(3)下面的表格是为上述三种实验方案设计的,其中与方案C对应的是______。

材料
距离
毛衣
较长
报纸

棉花
较短
泡沫
较短
材料
响度
毛衣
较响
报纸

棉花
较响
泡沫

材料
距离/m
毛衣
3.5
报纸
4.1
棉花
2.5
泡沫
3.0

小明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

⑴根据实验记录他绘制了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冰是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在10min末这一时刻,杯里的物质处于____(填“固态”、“液态”或“固液混合态”)。
⑵继续加热到水沸腾,此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且一直保持不变,则水的沸点是____℃。

小凡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_____________有关.
(2)通过_______和_________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3)小凡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右图).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快.从实验设计环节看,他没有控制水的____________(选填“质量”或“表面积”)相同;从得出结论环节看, “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否正确? __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