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短文,完成答题.
学习分子的有关知识之后,小王等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分子的运动快慢和温度之间有没有关系?
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没有关系;
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系,并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为了研究猜想①是否正确?小王等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如图取来相同的两只烧杯,在其中放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各滴人一滴红墨水,小王他们发现温度高的那杯水中的颜色变化得快一些.小王他们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得出分子的运动快慢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1)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2)实验过程中,用相同的烧杯,放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各滴入一滴红墨水,所运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
(3)实验过程中, (填“能”或“不能”)用玻璃棒搅动杯中的水,究其原因是
.
(4)“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请说说你现在对“花气袭人知骤暖”的理解. 。
如图小明站在地铁站台,他透过玻璃板制成的屏蔽门,可以看到车道另一侧竖直墙壁上的广告牌,及自己在玻璃屏蔽门后面的虚像.小明根据该现象设计了在站台上粗测 玻璃屏蔽门到车道另一侧广告牌之间距离d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相关内容.1)小明相对于玻璃屏蔽门前后移动直到观察到___
_;(2)记录____;(3)量出____的距离. 除记录工具外,小明要完成上述实验必需使用的仪器是____。 步骤(3)中量得的距离就是玻璃屏蔽门到广告牌之间的距离d,物理依据是____.
如图所示,找一个空的易拉罐,用钉子在易拉罐底部的中央敲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这样就制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其实就是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
(1)蜡烛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填“实像”或“虚像”);其成像的原理是;
(2)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A.三角形光斑 | B.圆形光斑 | C.蜡烛的正立像 | D.蜡烛的倒立像 |
(3)将蜡烛在孔前绕顺时针旋转,则它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选填“顺”或“逆”)时针旋转的;
(4)为了增大蜡烛所成的像,可采取的办法是:
a.;b.。
小明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象如图甲所示.
(1)从图象中可以看出盐水从第______分钟开始凝固,凝固过程用了____分钟.
(2)从图象中得到晶体的液态物质在凝固时的温度将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凝固点为_______℃.实验验证了小明的猜想,因为与水相比,凝固点变____了(选填“高”或“低”).
(4)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乙所示,试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________(选填“变多”、“变少”或“不
在标准大气压下,由表格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物质名称 |
钨 |
铁 |
钢 |
铜 |
金 |
固态水银 |
固态氮 |
熔点(℃) |
3410 |
1535 |
1515 |
1083 |
1064 |
—39 |
-259 |
A.用铜锅熔化钢块也行 B.用钨做灯丝,是因为钨的熔点高
C.高于-259℃时氮是液态 D.-40℃的气温是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的
某电水壶的铭牌信息如图1所示,电水壶在标准大气压下工作.【c水=4.2×103J/(kg·℃)】电水壶装满初温为20℃的水时,在额定电压下
将水烧开用了7 min.
求:①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②电水壶烧水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效率是多少?
(2)农村电网改造前,用电高峰时电压会下降l0%.求:这时电水壶的实际功率P。.(电阻不随温度改变)
(3)为使电水壶的功率在用电高峰时仍能达到2000W,甲、乙两位同学对电水壶的电路进行了改造,在原电阻丝R1两端并联一个电阻丝R2,如图2所示,并分别推导出了R2的表达式.
请你指出哪个表达式是错误的,并分析若用此电阻丝来改造 电水壶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