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0日,美国科学家宣布世界首个“人造生命”诞生。研究人员先人工合成了一种细菌DNA,再植入另一个内部被掏空的细菌细胞内,该细菌不断繁殖形成菌落(如图)。对于人造生命技术,下列启示或论述不合理的有( )
| A.细胞仍是生命存在的重要结构 |
| B.能培育具有特殊功能的“人造细菌”服务人类 |
| C.必须警惕此技术给人类可能带来的巨大风险 |
| D.由此技术可预见人工制造的高等动植物将会很快出现 |
在使用光学显微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材料应薄而透明 |
| B.下降镜筒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目镜 |
| C.对光时应先将高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
| D.要使视野变亮,应调节准焦螺旋 |
关于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往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为清水 |
| B.用镊子从鳞片叶的外表面撕取一块薄膜并在清水中展平 |
| C.盖盖玻片时使它的一侧先接触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
| D.染色时在盖玻片一侧滴加碘液,从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
下表是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几种操作和要达到的目的,其中不符合的是
| 选项 |
操作 |
目的 |
| A |
转动遮光器和反光镜 |
调节光线强弱 |
| B |
转动转换器 |
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
| C |
转动细准焦螺旋 |
使物象更清晰 |
| D |
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
使位于视野左上方的物象移到视野中央 |
下列四个选项中,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 A.草→兔→鹰 |
| B.阳光→草→牛→虎 |
| C.鹰→蛇→青蛙→昆虫 |
| D.青蛙→昆虫→草 |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 “探究温度对家蚕卵孵化的影响”, 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右表。下列有关这个实验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这个实验的变量是温度的不同 |
| B.这个实验存在的问题是蚕卵数不一样 |
| C.从实验结果来看,最适宜蚕卵孵化的温度是30℃ |
| D.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孵化出幼蚕的速度越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