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3年10月,辽宁省文科状元刘丁宁放弃为她提供巨额奖学金的香港大学又回到高中复读,准备参加来年的高考。对此,大家十分不解。有人规劝,让她申请重新返校,因为复读没有把握考出那样好的成绩。有人惋惜,多少人梦寐以求却难以企及的国际名校怎能轻易放弃。有人气愤,说她放弃巨额奖学金是“烧”糊涂了。她却坚持自己的选择。据说,这样做的理由是:港大网上学习时间太长,自己很不适应;再者,自己的梦想是追寻更纯粹的国学,通过复读而考入北大中文系能够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学业。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英国乡下流传着一种抓野鸡的老办法,简单却有效。农夫先往地上撒些玉米粒,然后在玉米粒最多的地方拉起一张网,网和地面之间流出两尺左右的距离,然后他就安心的去地里干活,等到收工的时候就可以来取野鸡了。野鸡虽然机警、善飞,农夫却几乎每天都有收获,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当野鸡确定四下无人的时候,就会飞到网附近,低头啄食地上的玉米粒
它们边吃边走,从不抬头。就这样一直走到了网下,低头啄食地上的玉米粒。
等它们吃光地上所有的玉米粒,便把头一抬,拍拍翅膀往上飞。当然就自投罗网了,其实,这时候他们只要一低头就能轻易从网下走出来,但被网罩住的野鸡惊慌失措,一个劲往上飞,直到最后进疲力尽再也动弹不得,只能束手就擒……
要求:1、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2、自主立意,确定题目。
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4、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5、不得透漏个人相关信息
6、不少于800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个性”,一般被认为是指一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他人的特质,这个特质表现于外就是其言语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等。
有人认为,有些个性表现为不盲从,是社会变革、发展的动力,应肯定;有些人认为,有些个性表现为自我中心、任性而为,应该制约;有人认为,个性是件奢侈品;有人认为,随大流而看不出个性的人是生存的智慧;有人认为,个性也有真伪之分。
关于“个性”,你有何感想或思考呢?请联系社会生活或自身体验,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文革”的浩劫中,有一位老音乐家被下放到农村,他为牲口铡了整整七年的草,平反回来,人们惊奇地发现他竟没有想象中的憔悴衰老。人们问他其中的奥妙,他笑道:“怎么会老呢?每天铡草我都是按4/4拍铡的。”而另一位音乐家——杰出的女钢琴家顾圣婴,在“文革”初期便自杀了。身处在音乐的象牙塔中,当风暴袭来,心中神圣美好的东西被践踏时,她选择了用死亡来抗争。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明确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7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统一
(法)雨果
在棕色群山起伏的地平线上,
太阳,这朵光芒万丈的鲜花,
在黄昏时分,把脸儿俯向大地。
一朵新开的银菊,在麦地旁,野草丛中
一座行将坍倒的灰色的墙上,
怯生生地放射着天真洁白的圆光;
而这朵小花儿,就从残破的墙上,
注视着那颗,在永恒的碧空里,
万古不息地倾泻着流光的巨星。
“至于我,我也在放射光辉!”它向他说道。
这首诗可以引起人们多方面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读这首诗产生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联想或感悟要与整首诗的寓意有关。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作文 (70分)
周国平说:“我们看见利益,却看不见真理;看见万物,却看不见美;看见世界,却看不见上帝。我们的日子是满的,生命却是空的;头脑是满的,心却是空的。”请以“满与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