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组语句,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
B.夫天者,人之始也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
C.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
D.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北冥(min)惭怍(zuò)邑庠(xiāng)夭阏(è)
B.坳堂(áo)觞客(shāng)万椽(Chuān)泠然(líng)
C绸蝉(tiáo)迂讷(lè)神祗(qí)角斗(jué)
D栉比(jiè)觇视(Chān)沮丧(jū)咫尺(shì)
关于下面话题的相关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在情节的运行方式中,整体都遵循着一个基本的模式:发生——发展——高潮——结局。课文《在桥边》就是一个典型的情节运行的基本模式。 |
B.结构是一个“容器”。一个好的结构有两个特点:意识能够将生活中的某些点滴事件、情绪固定下来,二是还能够充分展示生活本身的多姿。所以,短篇小说由于篇幅短,需要这么一个好的“容器”,而长篇小说,由于篇幅长,就不需要这个“容器”。 |
C.福楼拜在谈及《包法利夫人》的写作时说:“这里没有一点关于我的感情东西,也没有一点关于我生活的东西。……艺术家在他的作品中,应当像上帝在造物中一样,销声匿迹,而又万能;到处感觉得到,就是看不见他。”所以说,感情的需求与感情的丰富,不是一个作家的创作得以进行与维系的根本保证。 |
D.小说最终要表达的不是某种事实,而是一种具有审美魅力的真实。而艺术的真实与生活的真实有着密切的关系,“虚构与真实,仿佛水消失在水中”,两者很难分辨,所以,艺术的真实其实就等于生活的真实。 |
下列各项中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对应的作家作品不正确的是()
A.1913年,印度诗人、社会活动家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的《吉檀枷利》获奖,获奖理由:“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于高超的技巧,并由于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 |
B.1978年,美国作家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的《魔术师·原野王》获奖,获奖理由:“他的充满激情的叙事艺术,这种既扎根于波兰人的文化传统,又反映了人类的普遍处境。” |
C.1982年,巴西记者、作家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获奖,获奖理由:“由于其长篇小说以结构丰富的想像世界,其中糅混着魔幻于现实,反映出一整个大陆的生命矛盾。” |
D.1954年,美国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获奖,获奖理由:“因为他精通于叙事艺术,突出地表现在其近著《老人与海》之中;同时也因为他对当代文体风格之影响。” |
下列作家、作品、国别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清兵卫与葫芦》——日本——川端康成 | B.《半张纸》——瑞士——斯特林堡 |
C.《礼拜二午睡时刻》——博尔赫斯——阿根廷 | D.《变形记》——卡夫卡——奥地利 |
对下列句中的括号处补充的省略的文字,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B.游人往来(虎丘),纷错如织。
C.欲居之以(之)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
D.毅遂设拜,君亦拜,命(君)坐于灵虚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