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全国人大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各级政府要自觉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听取人大代表、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加大政务公开,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我们是人民政府,所有工作都要充分体现人民意愿,全面接受人民监督,据此回答。 政府要全面接受人民监督的政治学理由是
①政府的权力是由法律和人民所赋予的 ②权力是一把双刃剑
③政府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④限制和削弱政府的权力才能保证权为民所用
A.①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建设廉洁政治,必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下列做法中,直接体现这一要求的是
①四川省民政厅开展“廉政亲情寄语”活动
②成都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推行“开放式决策”
③国务院下放和取消133项行政审批事项
④某全国人大代表提出“规范网络反腐”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2014年11月7日,第十一届“北京论坛”开幕。论坛以“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中国与世界:传统、现实与未来”为主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假如你是一名记者,对此进行报道,可用到的关键词有()
A.尊重差异文化竞争文化共享 | B.继承传统立足实践文化创新 |
C.和谐相处文化传承文化渗透 | D.文化自信文化融合文化趋同 |
在一个“读首诗再睡觉”的微信公众号上,常有几万人一起读诗。优美的图片、悦耳的声音,再配以雅俗共赏的解析文字,让人们重温诗的美好,让参与者的心灵得到滋润。这表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②文化环境可以影响人的文化素养
③大众文化能够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④大众传媒具有文化沟通和共享功能
A.②④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③ |
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事业得到繁荣发展,这不仅改变了每一座城市,更改变了每一个人,百姓生活“更幸福更有尊严”。这说明()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③优秀文化能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文化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发展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2014年10月14日,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济南闭幕。据此回答下列问题。第三届非博会以“非遗,我们的生活方式”为主题,全面呈现了全国非遗保护的最新成果,交流了非遗保护传承的经验做法和有效途径。展会期间,共有80多万人到现场参观。举办非博会()
①表明人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②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③就能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④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唯一之路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展会期间,10个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和企业进行了现场签约,现场交易额达370多万元,参展项目交易、签约额总计达409亿元。这说明()
A.文化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
B.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
C.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
D.文化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
习近平主席在给北京大学学生的回信中说:“‘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只有把人生理想融人到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这要求我们要()
A.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 B.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
C.全面提高自身道德素质 | D.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