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8日,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向“四风”亮剑
A.有利于完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
B.有利于执政党更好地行使国家权力 |
C.有利于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
D.有利于党更好地履行领导现代化建设的职能 |
二百三十多年前,清朝乾隆皇帝依托鼎盛的国力,组织全国数百名优秀学者,用十余年的时间编纂《四库全书》。它涵盖了十八世纪中期以前中国文化基本典籍,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更是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观。《四库全书》证明了
A.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
B.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
C.中国古代科技具有整体性的特点 |
D.中华文化能够求同存异、兼容并蓄 |
2006年4月16日,由全国青联和香港青年协会联合主办的“龙耀浦江”青年大型交流活动进入高潮。上午,三千多名来自两岸四地的青年相聚在上海浦东,出席“我们共同迈向世界”青年论坛;傍晚,两岸四地的青年参加“龙耀浦江”主题活动,在黄浦江畔共舞长达468米的“中华龙”。举办这样的文化活动,目的是
①培养青年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②弱化各民族文化的特性,增强中华文化的共性
③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④彰显中华文化的底蕴,弘扬中华文化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中华民族文化的同一性首先应表现为各民族文化上的互相吸收、水乳交融,这一点,一部中国民族史就能准确告诉我们。这表明
A.中华文化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 |
B.中华文化是由中国各民族的文化相加形成的 |
C.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 |
D.各兄弟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
2006年“五一”前夕,青海省民俗博物馆正式开业。民俗展馆设有藏族、土族、回族、撒拉族、蒙古族等展厅,游客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不同民族的文化、家居生活。这反映了
A.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干差万别 |
B.我国各民族文化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
C.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借鉴 |
D.各地区的文化不可能存在共性 |
2006年5月23日教育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透露,到2010年,全球学习汉语的人数将达到1亿。全球学习汉语热反映出
A.中国文化以博大的胸襟广泛吸收外域文化 |
B.汉字要代替其他民族语言,成为全球通用的语言文化 |
C.中华文化有巨大的包容性 |
D.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得到世界人民的认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