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面的甲乙两首诗,完成后面各题。
甲: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乙: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对甲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写诗人登高的见闻。诗人对风、天、猿啸、渚、沙、鸟飞等具体的景物,进行了生动具体细致的刻画。 |
B.颔联也是写景,但手法与首联不同,如果说首联是一幅工笔画的话,那么颔联就是一幅写意画。诗人抓住典型的景物——萧萧的落木,滚滚的流水,加以渲染,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间。 |
C.颈联诗人点明诗旨。诗人登高望远,由无边的落木,不尽的江水,联想到自己漂泊万里,暮年多病,抒发了怨天尤人的牢骚,这是孤独者的慨叹。 |
D.杜甫是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对人生有大悲悯。“艰难苦恨繁霜鬓”是他关于现实观照的结果。 |
下面是对甲乙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两首诗都很好地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
B.甲在空间上很阔大,乙在时间上颇久远,各具雄浑之韵。 |
C.二诗的语言非常精粹传神,动态感十足;还有对举之美。 |
D.诗人即使在漂泊中仍然心系国事,这在二诗中都能找到注脚。 |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海棠为风雨所损
刘克庄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注】刘克庄,南宋著名词人,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大业,却屡遭当权者的排挤、压制和迫害。
(1)海棠的“百种千般巧”在上阕中是如何体现的?请作简要分析。
(2)下阕通过“朝与暮”“繁与少”的对比,强调了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南园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注:吴钩,刀名。凌烟阁,李世民为表彰开国功臣,命人将长孙无忌、魏征等24位功臣之像列于凌烟阁上。若个,哪个。
马诗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注:络脑,马笼头。
1.《南园》和《马诗》表达的思想内容基本相同,它是什么?
2.《南园》和《马诗》运用的艺术手法各具特色,试加以说明。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柳州开元寺夏雨
吕本中
风雨潇潇似晚秋,鸦归门掩伴僧幽。
云深不见千岩秀,水涨初闻万壑流。
钟唤梦回空怅望,人传书至竟沈浮①。
面如田字②非吾相,莫羡班超封列侯。
【注释】 ①沈(沉)浮:遗失。②田字:六朝名将李安民“面方如田,封侯状也”。
(1)首联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
(2)颔联写“雨”却不着“雨”字,而句句突出“雨”意。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
(3)尾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菩萨蛮
韦庄①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②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①韦庄 (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今属陕西长安县)人,昭宗乾宁元年进士,生活年代为唐末五代战乱时期。所作词语言清丽温婉,多用白描手法,写闺情离愁和游乐生活。
②垆:酒店里用土砌台安放的大酒缸。
(1)根据词作内容,试分析“江南好”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2)为什么作者说“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请联系作者身世及词作内容作简要分析 。
答: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暮过山村
贾 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岁,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处,烟火渐相亲。
(1)首联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景物的?表现了山村的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2)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所表达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