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康熙帝曾说“朕生来不好仙佛”,他多次在他的宫廷教师面前“斥责了佛教和道教”,但另一方面,”康熙帝保护了喇嘛教,频繁地拜谒佛教的圣山(五台山),并且修建了大量的佛教寺庙。”康熙帝这一行动,最主要出于

A.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 B.争取社会政治势力的支持
C.通过宗教手段控制思想言论 D.对宗教的态度和认识发生了变化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47年上海《大公报》连载漫画《三毛流浪记》,作品揭示了流浪儿童的苦难生活,三毛对当时中国市场上到处充斥着某国商品感到疑惑不解,这种外国商品来自()

A.日本 B.英国 C.苏联 D.美国

民族资本家“火柴大王”刘鸿生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厂、火柴原料厂等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了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刘鸿生的话说明了()

A.官僚资本对民族工业进行排挤和打击 B.官僚资本壮大了民族企业
C.轻工业不适合在重庆发展 D.刘鸿生不适合当大老板

甲午年状元张謇被甲午战争的败局震惊,毅然挂冠从商。此举表明他()
①把救亡图存作为当务之急②视创办实业为救国之要途
③用实际行动来批判科举制度 ④认为经济是政治改革的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观察近代前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示意图,其中发展最快时期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调整财税政策 B.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C.南京临时政府倡导发展实业 D.帝国主义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1914~1920年,中国生产的植物油、面粉等工业品的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同一时期进口货物的数量却大幅度减少。导致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

A.五四运动 B.中国民众的抵制日货运动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中国工人阶级的罢工斗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