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路德强调因信称义,认为人只要信仰上帝,就可以被上帝成为“义人”,于是信徒就不再是“罪人”,就得救了。这一主张的进步意义在于
| A.率先揭露了教会的贪腐 | B.使人们获得灵魂自救的自主权和精神自由 |
| C.使理性与自由平等思想迅速传播 | D.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
假如你是一位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在招收研究生的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谈谈你对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这一政策的理解。某考生答题要点概括如下,你认为其中不符合历史实际情况的是()
| A.丞相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 |
| B.丞相制度必然导致社会的动乱 |
| C.这—做法使军政大权进—步集中到皇帝手中 |
| D.废除丞相制度,使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 |
今天我们国家共划分为23个省、5个自治区和4个直辖市。其中“省”作为地方最高行政单位开始于()
| A.西周的分封制 | B.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
| C.秦朝的郡县制 | D.元朝的行中书省制 |
李清川等在《汉武帝朝丞相群体研究》一文中指出:“武帝朝丞相是汉代丞相的转折”。这里的“转折”是指汉武帝()
| A.设立刺史监督丞相和地方官 | B.设立三公九卿制度限制丞相 |
| C.让身边侍从、秘书参与军国大事 | D.把学术丞相转变为武官丞相 |
封泥又叫“泥封”,它不是印章,而是古代用印的遗迹。封泥中隐含着诸多历史信息。如图是西汉时期的封泥,从中可以看出西汉地方制度所具有的特点是()
| A.实行郡国并行制 | B.广泛推行封国制 |
| C.实行郡县两级制 | D.推行单一县制 |
中国古代崇尚“德治”,孝道是政府与民间最推崇的。有史料记载,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减食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郭巨因此而被荐举为孝廉。这一史料反映的是()
| A.分封制 | B.编户制 | C.察举制 | D.科举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