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1978~2013年期间,甲、乙、丙、丁四城市人口变动统计情况图(人口迁移差额率为人口迁入与迁出的差额占总人口的比重)。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甲曲线所代表的城市
| A.人口增长速度日趋缓慢 | B.人口总量不断增加 |
| C.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 | D.劳动力日趋紧缺 |
图中最可能反映上海市人口变动情况的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读下面日照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完成问题。
关于图中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A.下一刻D点将进入白昼 B.C在昼半球
C.D、E两点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D.AB是昏线此时,地方时为0:00的经线是
| A.120°E | B.100°W | C.20°W | D.60°E |
2010年8月上旬,距地球1.49亿公里之外的太阳耀斑等爆发,引发了一场太阳风暴,也在地球高纬度地区上演了一场瑰丽的极光之舞。地球照旧安然无恙,但诸如“太阳风暴将正面‘击中’地球”、“人类将重回黑暗时代”等报道,却引起广泛关注。完成各题。有关太阳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的低温区域 |
| B.太阳“强风”的出现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
| C.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
| D.太阳黑子与耀斑出现的周期相同 |
太阳风暴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可信的是
| A.对部分地区短波通信和短波广播造成短时间影响 |
| B.两极及高纬度地区出现极光 |
| C.世界许多地区的降水量有异常变化 |
| D.地壳活动活跃,火山、地震、泥石流频发 |
下图为“GPS手持机界面图”,图示时间为北京时间。读图回答问题:
此时,持有GPS手持机者所在地形区为:
| A.江汉平原 | B.鄱阳湖平原 |
| C.华北平原 | D.两广丘陵 |
如果此日全球昼夜平分,那么此地离日落还约有:
| A.56分钟 | B.1小时 |
| C.1小时17分钟 | D.1小时12分钟 |
某校地理研究小组对某峡谷地区进行了研究,并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对区内的土地资源分布进行分层处理。得出下表数据。据表分析回答各题:
| 年份 |
降雨量 |
地表覆盖 |
|||
| 非林地 |
人工林地 |
||||
| 径流量(m3/s) |
土壤侵蚀量(t/km2·a) |
径流量(m3/s) |
土壤侵蚀量(t/km2·a) |
||
| 2006 |
475.4 |
4.5 |
160.5 |
1.0 |
0.2 |
| 2007 |
611.4 |
9.9 |
264.6 |
1.9 |
6.6 |
| 2008 |
815.9 |
10.1 |
272.6 |
2.4 |
0.5 |
| 2009 |
884.8 |
11.1 |
299.2 |
2.8 |
4.9 |
根据表格数据可知,降雨量与土壤侵蚀量的关系是:
| A.相同降雨量,人工林地的土壤侵蚀量大于非林地 |
| B.相同降雨量,非林地的土壤侵蚀量大于人工林地 |
| C.降雨量增加1倍时,土壤侵蚀量相应增加1倍 |
| D.降雨量增加1倍时,土壤侵蚀量相应增加1倍以上 |
在无林地区20 cm厚的土层,只需40年就可以冲刷殆尽,而有林地区,则需75年以上,这说明了森林具有的作用是:
| A.净化空气 | B.保持水土 | C.调节大气的成分 | D.含蓄水源 |
读“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
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是图中
| A.A | B.B |
| C.C | D.D |
上图中A、B、C、D表示的地理事物,对应正确的
A.枯枝落叶 B.土壤 C.生物 D.供给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