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中甲为我国某地区区域图,乙为A河流上一水文站测到的某月连续两天流量随时间变化曲
线。回答下列小题。

甲图中

A.自西向东降水量逐渐减少 B.气温年较差大、日较差小
C.外力作用以风化和流水侵蚀为主 D.自然带以温带荒漠带为主

下列地理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图示地区的是

A.坡地垦荒→水土流失→农业减产 B.过量引水→河流干涸→绿洲萎缩
C.围湖造田→湖泊萎缩→洪涝频发 D.干旱缺水→过采地下水→地面沉降

根据图乙信息推测A河流在图示时间内流量变化特点及成因最有可能是

A.第一天降水量大,流量大 B.第二天降水量小,流量小
C.第一天天晴,流量变化大 D.第二天天晴,流量变化小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可再生资源的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它描述了

A.纬度地带分异 B.干湿度地带分异 C.垂直地带分异 D.地方性分异

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因素是

A.资源 B.科技水平 C.生产能力 D.消费水平

据2009年2月2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08年我国总人口数已达13 802万人,据此回答题。

关于我国人口容量的估计最科学的是( )

A.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大约是16亿人 B.我国人口承载量极限值约为100亿人
C.我国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 D.到2040年前后,我国将达到人口合理容量

据专家估计,到21世纪中叶以后,我国有可能出现人口负增长,其原因是(  )

A.人们生育观念变化的必然后果 B.重大自然灾害导致死亡率上升
C.人口老龄化严重,死亡率回升 D.人口性别结构不合理

读“某区域自然状况分布图”,回答题。

图中反映地域分异规律是

A.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纬度地带)分异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经度地带)分异
C.垂直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图中各地人类活动最合适的是

A.甲发展商品谷物农业 B.乙发展水稻种植业
C.丙发展畜牧业 D.丁发展水产养殖业

家庭轿车的大量使用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A.大范围的酸雨危害 B.大范围的水体污染
C.城市大气质量下降 D.在城市上空形成臭氧空洞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