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唐雎不辱使命》一文,完成后面题目。(16分)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日:“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衩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请广于君( ) ②岂直五百里哉( )
③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 ④寡人谕矣 ( )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②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①
② 唐雎奉命出使秦国,与秦王展开了面对面的激烈斗争。在和秦王较量的第一回合,唐雎重申安陵君的“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断然拒绝秦王的“易地”。第二回合,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 _________________”,列举了专诸刺王僚、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三个“士”的事例,并表示自己要效法他们,随即,以“ ________________”的实际行动,震慑秦王,不辱使命。(4分)
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
⑴
⑵
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乙:江革①幼而聪敏,早有才思,六岁便属文,柔之②深加赏器,曰:“此儿必兴吾门。”九岁丁父艰③,与弟江观同生④,少孤贫,傍无师友(读书没有师友指点),兄弟自相训勖⑤,读书精力不倦。十六丧母,以孝闻。服阕⑥与观俱诣太学,补国子生,举高第。谢朓⑦尝宿卫⑧,还过江革,时大雪,见革弊絮单席,而耽学不倦,嗟叹久之,乃脱所著襦,并手割半毡与革充卧具而去。(节选自《梁书·江革传》)
【注释】①江革:人名 。 ②柔之:江革之父,江柔之。③父艰:父亲去世。④同生:
孪生兄弟。⑤训勖:督促、勉励。⑥服阕:服孝期满。
⑦谢朓:南朝宋著名诗人。⑧宿卫:值夜班。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稍稍宾客其父(以宾客之礼相待) | B.六岁便属文(写) |
C.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文采和道理) | D.少孤贫(孤独)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A.泯然众人矣尘气莽莽然 | B.自是指物作诗立就自为其名 |
C.与革充卧具而去待君久不至,已去 | D.乃脱所著襦去后乃至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②十六丧母,以孝闻。江革和方仲永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你最受启发的是什么?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①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②竭股肱③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节选自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注释:①[永安]即白帝城。②[敢]谦词。有冒昧的意思。③[股肱]比喻辅佐之臣。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②由是感激()
③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④若嗣子可辅()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甲】【乙】两段中划线的“大事”都指什么?并用一个成语概括“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请简要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诸葛亮为什么在【甲】文中追述自身经历并追忆【乙】文中提到的“白帝托孤”一事呢?
(2)你从【甲】【乙】两段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怎样一个人?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小题。
刘宠字祖荣,东莱牟平人,齐悼惠王之后也。悼惠王子孝王将闾,将闾少子封牟平侯,子孙家焉。父丕,博学,号为通儒。
宠少受父业,以明经举孝廉①,除东平陵令,以仁惠为吏民所爱。母疾,弃官去。百姓将送塞道,车不得进,乃轻服遁归。
后四迁为豫章太守,又三迁拜会稽太守。山民愿朴,乃有白首不入市井者,颇为官吏所扰。宠简除烦苛②,禁察非法,郡中大化③。征为将作大匠④。山阴县有五六老叟,厖⑤眉皓发,自若邪山谷间出,人赍百钱以送宠。宠劳之曰:“父老何自苦?”对曰:“山谷鄙生,未尝识郡朝。它守时,吏发求民间,至夜不绝,或狗吠竟夕,民不得安。自明府下车以来,狗不夜吠,民不见吏。年老遭值圣明,今闻当见弃去,故自扶奉送。”宠曰:“吾政何能及公言邪?勤苦父老!”为人选一大钱受之。
宠前后历宰二郡,累登卿相,而清约省素,家无货积。尝出京师,欲息亭舍⑥,亭吏止之,曰:“整顿洒埽,以待刘公,不可得止。”宠无言而去,时人称其长者。以老病卒于家。
[注]①明经:明晓经义;孝廉: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由荐举产生。②简除烦苛:整顿革除烦法苛政。③大化:大治。④将作大匠:官名,掌管宫室、宗庙、陵寝及其他土木营建。⑤厖(máng):花白眉毛,形容人的老态。⑥亭舍:供旅客住宿休息的处所。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子孙家焉(安家落户、定居) | B.或狗吠竟夕(有的) |
C.累登卿相(多次) | D.年老遭值圣明(遇到)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不同的两项是
A.而清约省素而山不加增 |
B.以仁惠为吏民所爱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C.颇为官吏所扰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
D.以老病卒于家战于长勺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百姓将送塞道,车不得进,乃轻服遁归。
②吾政何能及公言邪?刘宠有哪些优秀的品质?请根据文意,简要评析。
齐王筑城
齐王一日临朝,顾谓侍臣曰:“吾国介于数强国间,岁苦支备①,今欲调丁壮,筑大城,自东海起,连即墨,经太行,接轩辕,下武关,逶迤四千里,与诸国隔绝。使秦不得窥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耶?今,百姓筑城,虽有少劳,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可以永逸矣。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艾子对曰:“今旦大雪,臣趋朝,见路侧有民,裸露僵踣②,望天而歌。臣怪之,问其故,答曰:‘大雪应候③,且喜明年人食贱麦,我即今年冻死矣。’正如今日筑城,百姓不知享永逸者在何人也。”
(选自苏轼《艾子杂说》)
[注释]①支备:调度战备。支,调度、支付。②踣(bó):跌倒。③应候:顺应时令。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岁苦支备()(2)臣怪之()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句子: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通过艾子的话,作者想要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4 分》
①臣之妻私臣()②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③ 王之蔽甚矣() ④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 分)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对文中的邹忌和齐威王,你更欣赏谁?请简述理由。只要表明自己的观点,并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即可。 ( 2分)
邹忌的谏言和诸葛亮《出师表》中的进言有相似之处, 邹忌的建议是什么?请用《出师表》中的四字词语来回答;邹忌进谏的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