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表明,氨气在常压下就可液化为液氨,液氨可用作汽车的清洁燃料,其燃烧时的主要反应为 4NH3 + 3O2
2X + 6H2O。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氨气在常压下液化是物理变化 | B.X的化学式为N2 |
| C.液氨具有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 | D.液氨属于混合物 |
下列固体物质溶于水后,能使液体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 A.氯化钠 | B.硝酸铵 | C.生石灰 | D.氢氧化钠 |
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液体 |
| B.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 |
| C.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
| D.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形成溶液时仅发生扩散吸热的过程 |
往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过量的锌粒,如图是反应过程中某种量Y随加入锌粒的质量变化的关系,则Y不可能表示
| A.溶液中水的质量 | B.生成硫酸锌的质量 |
| C.参加反应的硫酸质量 | D.生成氢气的质量 |
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设计方案探究目的不能实现的是
| A.甲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与氧气接触 |
| B.甲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达到一定温度 |
| C.乙中①③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条件与氧气是否有关 |
| D.乙中①②③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条件与氧气和水等物质是否有关 |
下列事实可用于判断X、Y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是
①X能和稀盐酸反应而Y不能;
②X能从Y的盐溶液中置换出Y;
③常温下X能与氧气反应而Y不能;
④在化合物中X显+3价,Y显+2价。
|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③④ |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