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甲,MN为很大的薄金属板(可理解为无限大),金属板原来不带电。在金属板的右侧,距金属板距离为d的位置上放入一个带正电、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由于静电感应产生了如图甲所示的电场分布。P是点电荷右侧,与点电荷之间的距离也为d的一个点,几位同学想求出P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但发现问题很难。几位同学经过仔细研究,从图乙所示的电场得到了一些启示,经过查阅资料他们知道:图甲所示的电场分布与图乙中虚线右侧的电场分布是一样的。图乙中两异号点电荷量的大小均为q,它们之间的距离为2d,虚线是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由此他们分别求出了P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一共有以下四个不同的答案(答案中k为静电力常量),其中正确的是 ( )
A.![]() |
B.![]() |
C.![]() |
D.![]() |
最早对自由落体运动进行科学的研究,否定了亚里士多德错误论断的科学家是()
A.伽利略 | B.牛顿 | C.开普勒 | D.胡克 |
下列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x-t)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的是()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我国选手孟关良、杨文军在男子双划艇500m决赛中以101s的成绩获得金牌。关于他们在决赛中的运动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最大速度一定为4.95m/s | B.平均速度约为4.95m/s |
C.冲刺速度一定为4.95m/s | D.起动速度约为4.95m/s |
宋代诗人陈与义乘着小船在风和日丽的春日出游时曾经写了一首诗,如图所示,诗中“云与我俱东”所选取的参考系是()
A.船 |
B.云 |
C.诗人 |
D.榆堤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卢瑟福和他的助手做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证明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
B.玻尔原子理论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
C.在α、β、γ这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β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 |
D.在原子核中,比结合能越小表示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得越牢固 |
E.光电效应实验中,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