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                 
——毛泽东
材料二:

材料三: 1950—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比重变化表

 
1950年(%)
1954年(%)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富农、地主
14.5
54.8
7.9
8.6

请回答:
(1)建国初,国家在农村推行一项“暴风骤雨”式的改革是什么改革?  (1分)
(2)材料三选自建国初在农村实施改革时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一部法令,这部法令是什么?它颁布于何时? 
(3)这次改革使哪一个阶级获得了解放?何时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这次改革? (2分)
(4)观察材料三,我国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改变?这种改变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它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某班同学准备围绕秦朝的历史,制作专题。
(一)呼之欲出的秦朝
(1)“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诗句中的“扫六合”是什么意思?“秦王扫六合”是从哪一年到哪一年?
(二)如日中天的秦朝
(2)小红同学在学习了《“秦王扫六合”》后,自己设计了这样一张“诏书”。 “诏书”展示了秦始皇为巩固统治而推行的一系列措施,请你将“诏书”方框中的序号部分内容补充完整。

(三)日落西山的秦朝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农民要将收获的三分之二以上交国家。长年在外服徭役的有二三百万人。
材料二、秦朝的刑法很多,单是死刑就有车裂等十多种。还有“族诛”和“坐连”等。
请回答:
(3)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当时秦朝的什么情况?
(4)秦始皇自以为可以千世万世统治天下,但是最终秦朝仅二世而亡。首先敲响秦朝覆亡丧钟的是哪次起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材料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材料三、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请回答:
(1)以上三则材料都是谁说的?他创立了什么学派?
(2)作为伟大的思想家,他提出了什么学说?
(3)他作为大教育家,在教育上的贡献是什么?
(4)通过上述材料,你发现在学习中,我们要有怎样的学习态度呢?
(5)你认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
(6)你能不能再举一些他在学习方面的言论和思想,启发我们做学问呢?

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材料二: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努力种田和织布的人可免除徭役和赋税,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贫穷的人,连同家属罚作奴婢;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奖励打仗有功的人,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材料三:旧贵族的利益受到损害,他们与国君串通一气,诽谤他。他被诬陷“谋反”,惨遭“车裂”而死。他虽遭不幸,但新法仍继续推行,秦国日趋强盛。
(1)卫鞅是谁?
(2)从材料二、材料三的内容和结果看,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一次著名的变法?这次变法发生的时间和目的分别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哪句话说明了变法取得了成功?
(4)根据材料一,假如你是一名秦国人,怎样才能得到政府的奖赏?
(5)你从这次变法中得到什么启示呢?(任达一点即可)

历史课上,同学们针对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小历认为: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彼此混战,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痛苦,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所以我们应该彻底否定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小史则认为……
问:你同意小历的看法吗,为什么?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西汉初年,诸子百家的各派人物还很活跃。诸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
——摘自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封建帝王,并称“秦皇汉武”。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是哪一朝代?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这一朝代为巩固统一而采取的两项重要举措。
(2)为改变材料三所述的这种局面,汉武帝在思想上接受了谁的建议?采取了怎样的举措?这一举措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你更崇拜他们两位中的哪一位?为什么?(结合书本知识回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