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从地面上方不同高度处以水平速度va、vb抛出两小球a、b,结果a落在b初始位置的正下方,而b落在a初始位置的正下方,bc为过小球b初始位置的水平线,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
A.两球抛出时的初速度va<vb |
B.若它们同时落地(不考虑它们在空中相碰弹射,可互不影响地通过),它们可能在空中相遇 |
C.若两小球同时抛出,它们不能在空中相遇 |
D.若要使它们能在空中相遇,必须在a到达bc时将b抛出 |
如图12-5-6所示,正中O是水面上一波源,实、虚线分别表示该时刻的波峰、波谷,A是挡板,B是小孔,经过一段时间,水面上的波形将分布于()
图12-5-6
A整个区域B.阴影Ⅰ以外区域
C.阴影Ⅱ以外区域D.上述选项均不对
水波通过小孔,发生一定程度的衍射,为使衍射现象更不明显,可()
A.增大小孔尺寸,同时增大水波的频率 |
B.增大小孔尺寸,同时减小水波的频率 |
C.缩小小孔尺寸,同时增大水波的频率 |
D.缩小小孔尺寸,同时减小水波的频率 |
在水波槽的衍射现象中,若打击水面的振子振动频率是5 Hz,水波在水槽中的传播速度为0.05 m/s,为观察到显著的衍射现象,小孔直径d应为()
A.10 cm | B.5 cm | C.d>1 cm | D.d<1 cm |
如图12-5-3所示,S为波源,M、N为两块挡板,其中M板固定,N板可上下移动,两板中间有一狭缝,此时测得A点没有振动.为了使A点能发生振动,可采用的方法是()
图12-5-3
A.增大波源的频率 | B.减小波源的频率 |
C.将N板向上移动一些 | D.将N板向下移动一些 |
一列水波穿过小孔发生了衍射现象,衍射的水波与原来的水波相比()
A.波长变短了 | B.频率变高了 |
C.波速没有变化 | D.质点的振幅变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