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从上述标题中能获得关于五四运动的信息是

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B.学生爱国浪潮已遍及全国
C.京津两地工人罢工游行 D.北洋政府逮捕了大批学生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欧盟的成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贴春联是中国特有的习俗,春联的内容往往是社会历史变迁的写照。下列春联中,反映新中国成立的是

A.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B.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
C.扎根农村干革命,志在全球一片红
D.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上网收集了以下几幅图,准备进行探究性学习,他们可能探究的主题是()

A.昌盛的秦汉文化 B.辉煌的隋唐文化
C.灿烂的宋元文化 D.时代特色鲜明的明清文化

描绘历史变迁和社会沧桑的诗词其实就是生动鲜活的历史。下列诗词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②“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③“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④“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③②①④ D.④①②③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通过描写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封建家族的衰败历程来揭示中国近代前夜危机和封建社会没落的文学作品是( )

A.《窦娥冤》 B.《三国演义》 C.《西游记》 D.《红楼梦》

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外在表现。图1到图3的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A.君主权力的强化 B.生活习惯的变化
C.社会的文明进步 D.封建制度的完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