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KCl的部分溶解度数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温度/℃ |
0 |
20 |
40 |
60 |
溶解度/g |
27.6 |
34.0 |
40.0 |
45.5 |
A、KCl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
B、20℃时,100g饱和KCl溶液中含KCl 34.0g
C、20℃时,K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小于40℃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D、60℃时将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KCl溶液降温至40℃时,有晶体析出
下列图示中的错误操作与图下面“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A.标签受损 | B.受热仪器破裂 | C.溶液蒸不干 | D.读数不正确 |
在化学世界里没有生命的阿拉伯数字也变得鲜活起来,它们在不同的位置表示着不同的含义。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Mg2+: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 B.CO2: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氧原子 |
C.2H:2个氢元素 | D.![]() |
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冰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
B.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不会造成水污染 |
C.生活中通过煮沸可降低水的硬度 |
D.净化水的方法有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 |
2011年5月,台湾传出“毒饮料事件”,一些厂商在饮料中违法添加了“塑化剂”。塑化剂的主要成分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其化学式为C24H38O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物质是有机化合物 |
B.该物质一个分子中有24个碳原子 |
C.该有机物中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
D.该物质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4:19 |
2011年1月,怀宁县部分儿童血铅超标事件,备受社会各界关注。铅元素相关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铅属于金属元素 |
B.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7.2 |
C.铅有毒,儿童不能使用铅笔 |
D.铅原子核内有82个质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