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在学习酸碱的化学性质时构建了如下图所示的知识网络。其中物质A、B、C、D是不同类别的无机化合物,“—”表示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C属于 (选填:氧化物、酸、碱、盐)。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反应①~⑤中,写出一个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a、向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要证明HCl和Ca(OH)2
发生了化学反应,简单的实验操作是 。
b、若用如图表示上述溶液中pH的变化,则A点处溶液中的阳离子为 (写出微粒符号)
~
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
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各物质间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的化学式为.
(2)
的一种用途是.
(3)上述转化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只写一个).
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如图1所示("-"表示相邻的两物质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箭头前面的物质可以转化为箭头后面的物质;部分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没有标出)。图2所示的是部分物质的相关信息;I、J中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H的相对分子质量比E的大。
(1)F的化学式是。
(2)物质I俗称。
(3)写出上述物质转化过程中属于分解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4)写出H→E的化学方程式。
甲、乙、丙、丁都是初中化学中最常见的物质,已知它们由
、
、
、
、
、
6种元素中的2种或3种组成,丙与甲、乙、丁都能发生反应。将这四种物质的溶液按下图所示相互滴加,现象为:①产生白色沉淀;②有气泡冒出;③无明显现象。
(1)甲、乙、丙、丁都属于(填"单质"或""化合物")。
(2)试管②中产生的气体是(填化学式)。
(3)试管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向试管③滴加的溶液溶质可能是(填化学式,下同)或。
下列框图中的物质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B是黑色粉末,H是蓝色沉淀。下图是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C;
(2)写出
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物质E的一种用途。
20g硫酸镁溶液中混有少量硫酸,往该溶液中滴加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得到2.9g氢氧化镁沉淀。沉淀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
(1)求20g溶液中硫酸镁的质量分数。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氢氧化钠的质量g时,反应不产生沉淀,其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