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文化权利等基本权利。这说明( )
A.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 B.宪法是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
C.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 D.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
去年7月22日,一名家住扬州市宝应县的17岁学生,为了"提高QQ的关注度",在网络上发布"高邮与宝应交界处将再次发生较大地震"的谣言。因为涉嫌散布谣言,该学生被警方及时控制并处警告教育。针对这一事件,正确的认识是。
A. | 该学生依法行使了言论自由权 |
B. | 言论自由在网上是不受限制的 |
C. | 公民言论自由还未得到充分实现 |
D. | 言论自由应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形式 |
下表说明了。
城镇居民人均收入 |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
|
1978年 |
343元 |
134元 |
2012年 |
26959元 |
7917元 |
①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②我国已实现了共同富裕
③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④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
A. |
①②③ |
B. |
②③④ |
C. |
①②④ |
D. |
①③④ |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监督权,可以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公民的民主监督。
A. |
能够从根本上消除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 |
B. |
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实现 |
C. |
只要事实清楚可以采用任何方式和手段 |
D. |
体现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公民的宪法规定 |
在日常生活中,法律如同空气和水一样,时刻与我们相伴。这一浅显的说法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是()。
A. | 生活完全依赖于法律 | B. | 法律来源于生活 |
C. | 生活离不开法律 | D. | 违法的人需要学法 |
某市在对中学生关于文化认同的调查中获得有关信息(见下图)。该图信息告诉我们。
A. | 增强青少年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已刻不容缓。 |
B. | 对外来文化要加以辨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
C. |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
D. | 外来文化不利于青少年成长,要坚决抵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