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1)—(2)小题。
早 寒 有 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① ,平海夕漫漫②。
①“迷津”句:《论语·微子》有孔子命子路向长沮、桀溺问津,却为两人讥讽的故事。长沮、桀溺是隐者,而孔子则是积极想从政的人。长沮、桀溺不说津的所在,反而嘲讽孔子栖栖遑遑、奔走四方,以求见用,双方是隐居与从政的冲突。这里是慨叹诗人自己彷徨失意,如同迷津的意思。津:渡口。②平海:指水面平阔。古时也称江为海。
(1)简析首联是如何表现“早寒”的。
答:
(2)试分析本诗蕴含的作者的情感。
答: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中田园作
王维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杨,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思远客。
注:远扬:又长又高的桑枝。
(1)请简要分析首联写景的特色及其效果。
(2)诗中的人和物都满怀“春”的憧憬,请概括颔联和颈联中体现这一憧憬的细节。
(3)作者“临觞”为什么“忽不御”,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文后各题。
感遇
唐·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注解】1.葳蕤:枝叶茂盛而纷披。 2.坐:因而。 3.本心:天性。诗中塑造了兰、桂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什么情感?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题目。
泊自沙渡
真山民①
日暮片帆落,渡头生暝烟。
与鸥分渚泊,邀月共船眠。
灯影渔舟外,湍声客枕边。
离怀正无奈,况复听啼鹃。
注:①真山民,宋朝遗民,真名不详。他痛遭亡国,隐姓埋名,而以山民自呼。在诗的第二联中,诗人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是如何表达的?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登原州城呈张贲从事
魏野
异乡何处最牵愁?独上边城城上楼。
日暮北来惟有雁,地寒西去更无州。
数声塞角高还咽,一派泾河冻不流。
君作贫官我为客,此中离恨共难收。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
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菩萨蛮魏夫人
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鸳鸯起。隔岸两三家,出墙红杏花。
绿杨堤下路,早晚溪边去。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隔岸两三家,出墙红杏花”一句让我们想起了宋代诗人叶绍翁《游园不值》中的名句 , 。
词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词人选取了哪些典型景物来表现主人公的情感?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