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探究酶的专一性及影响酶活性因素的实验设计及结果。
试管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2 mL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溶液 |
+ |
+ |
+ |
- |
- |
- |
2 mL质量分数为3%的蔗糖溶液 |
- |
- |
- |
+ |
+ |
+ |
1 mL质量分数为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 |
+ |
+ |
+ |
+ |
+ |
+ |
反应温度(℃) |
40 |
60 |
80 |
40 |
60 |
80 |
2 mL本尼迪特试剂 |
+ |
+ |
+ |
+ |
+ |
+ |
红黄色深浅 |
++ |
+++ |
+ |
- |
- |
- |
注 “+”表示有,“-”表示无,“+”的多少代表颜色的深浅。
据表分析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酶的种类和温度
B.本实验的因变量是红黄色的深浅程度
C.可用于探究酶具有专一性的实验组合有①④或②⑤
D.本实验可用碘—碘化钾溶液代替本尼迪特试剂进行结果的检测
将紫色洋葱表皮细胞放入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不能出现的现象是
A.液泡体积逐渐减小 | B.液泡颜色逐渐加深 |
C.细胞体积逐渐减小 | D.细胞膜与细胞壁逐渐分离 |
某科学家用同位素14C标记CO2,追踪光合作用中碳原子的转移途径,最可能的是
A.CO2—叶绿素—葡萄糖 | B.CO2—叶绿素—ATP |
C.CO2—三碳化合物—乳酸 | D.CO2—三碳化合物—葡萄糖 |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具有专一性、高效性 | B.其活性不受温度的影响 |
C.具有催化能力的有机物 | D.是生物体活细胞内产生的 |
下列结构中,不能把其它形式的能量转换为活跃化学能的是
A.线粒体外膜 | B.线粒体内膜 |
C.细胞溶胶 | D.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 |
将一株植物置于密闭、透明的玻璃罩中,在适宜温度、光照和充足的矿质养料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容器中CO2的含量有所下降。此时与实验初始相比较,可以断定植物体
A.合成有机物的速度加快 | B.有机物总量有所增加 |
C.呼吸作用有所减弱 | D.吸收水分速度有所减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