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某种植物花的颜色受若干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相关等位基因如果是1对,则用A与a表示,如果是2对,则用A与a、B与b表示,如果是3对,则用A与a、B与b、C与c表示,依此类推)控制。现用该种植物中开红花的植株甲与开黄花的纯合植株乙杂交,F1都开黄花,F1自花传粉产生F2,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花∶红花=27∶3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花的颜色是由3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 |
| B.F1的基因型为AaBbCc |
| C.F2的黄花植株中纯合子占1/27 |
| D.F2的红花植株中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的占3/37 |
正常人体内,下列物质或过程不会在内环境中出现的是( )
①葡萄糖 ②血红蛋白 ③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和还原氢 ④二氧化碳
⑤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 ⑥甲状腺激素的运输⑦乙酰胆碱的产生 ⑧尿素
| A.①②⑤⑧ | B.③④⑥⑧ | C.②③⑤⑦ | D.①④⑥⑦ |
下图是某家族一种遗传病的系谱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此系谱中致病基因属于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 ②此系谱中致病基因属于隐性,位于X染色体上或常染色体上 ③若9号个体的基因型是XhY,则7号个体的基因型是XHXh ④若3号个体为白化病(aa)患者,则5号个体一定是杂合体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某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生活着一群昆虫,经调查翅的长度和个体数的关系如右图中曲线(纵坐标为翅的长度,横坐标为个体数)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该昆虫的性状分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
| B.上述现象说明自然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定向的 |
| C.在生存斗争中,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相互选择 |
| D.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有所差别,最终导致这些种群的基因库变得很不相同,并逐步出现生殖隔离 |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类比推理法,并通过测交实验对推理结果进行验证 |
| B.基因型为YyRr的黄色圆粒豌豆,其自交后代中,圆粒基因的频率应是50% |
| C.基因重组导致基因型为Aa的植株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
| D.秋水仙素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用秋水仙素处理大肠杆菌可使其遗传物质加倍 |
下图表示生物体内基因控制性状的流程,分析正确的是( )
①I过程需要DNA链作模板、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葡萄糖为其直接供能
②Ⅲ过程可以表示酪氨酸酶与人类肤色的关系
③豌豆的圆粒和皱粒出现的根本原因是Ⅱ过程中合成的蛋白质不同
④某段DNA中发生基因突变,一定会导致该个体的性状发生改变
⑤T2噬菌体的I、Ⅱ、Ⅲ过程发生在大肠杆菌体内
⑥杂交育种一般从F2开始选择,是由于重组性状在F2个体发育中,经I、Ⅱ、Ⅲ过程后才表现出来
| A.①③④ | B.②③⑤ | C.②⑤⑥ | D.①④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