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根据下列所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把人的胰岛素基因拼接到大肠杆菌的质粒上,然后导入大肠杆菌体内,产生出人的胰岛素。
材料二 把萤火虫的发光基因转入烟草体内,培育出能产生荧光的烟草。
材料三 有人把蜘蛛产生丝腺蛋白的基因转入羊的细胞中,在羊分泌的乳汁中加入某种物质后,可抽出细丝,这种细丝可望用做手术的缝合线。
(1)上述生物新品种的产生运用了________技术。
(2)一种生物的基因在另一种生物体内能够表达,而不影响其他基因的表达,这说明基因是有________效应的________片段,具有一定的________性;同时可以说明各种生物共用一套________。
(3)上述技术所用的工具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三中的缝合线与普通的缝合线相比有何优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可遗传的变异分为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基因工程改变一个物种遗传性状的基因属于________。
(6)从上述材料不能得出哪一结论(    )。

A.动植物之间可以相互转基因
B.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之间共用一套密码子
C.基因工程可以定向地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
D.转基因生物的出现对生物的进化是有利的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是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两图中号码的名称:
①⑥_________;②⑦_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③⑧__________;⑨_________;⑤⑩____________。
(2)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分布在__________。
(3)进行光合作用的酶分布在_____________。
(4)线粒体产生的___________可被叶绿体利用,叶绿体产生的____________可被线粒体利用。

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1)如图表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X、Y、Z表示生物进化的基本环节,X、Y分别是
(2)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由许多个体组成,这些个体的总和称为,这是生物进化的
(3)小岛上能进行生殖的所有蜥蜴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蜥蜴的
(4)小岛上蜥蜴原种的脚趾逐渐出现两种性状,W代表蜥蜴脚趾的分趾基因;W代表联趾(趾间有蹼)基因。如图表示这两种性状比例变化的过程。

①由于蜥蜴过度繁殖,导致加剧。
②小岛上食物短缺,联趾蜥蜴个体比例反而逐渐上升,其原因可能是
③图中所示过程说明,自然环境的变化引起不同性状蜥蜴的比例发生变化,其本质是因为蜥蜴群体内的发生了改变。

登革热病毒感染蚊子后,可在蚊子唾液腺中大量繁殖,蚊子在叮咬人时将病毒传染给人,可引起病人发热、出血甚至休克。科学家用以下方法控制病毒的传播。
(1)将S基因转入蚊子体内,使蚊子的唾液腺细胞大量表达S蛋白,该蛋白可以抑制登革热病毒的复制。为了获得转基因蚊子,需要将携带S基因的载体导入蚊子的______细胞。如果转基因成功,在转基因蚊子体内可检测出_
(2)科学家获得一种显性突变蚊子(AABB)。A、B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只有A或B基因的胚胎致死。若纯合的雄蚊(AABB)与野生型雌蚊(aabb)交配,F1群体中A基因频率是______,F2群体中A基因频率是_______。
(3)将S基因分别插入到A、B基因的紧邻位置(如图),将该纯合的转基因雄蚊释放到野生群体中,群体中蚊子体内的病毒在一定时段内平均数目会逐代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水稻是湖北主要的粮食作物,改善水稻的遗传性状是育种工作者不断努力的目标。如图表示水稻育种的一些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矮秆易感病(ddrr)和高秆抗病(DDRR)水稻为亲本进行杂交,得到F1,F1自交产生F2,F2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选F2中的矮秆抗病的水稻植株进行自交,子代中ddRR和ddRr的比例是
(2)若要在较短时间内获得上述新品种水稻,可选图中(用数字和箭头填空)途径所用的方法。其中⑦途径的常用方法是
(3)科学工作者欲培育能产生人体蛋白的水稻新品种,应该选择图中(用数字和箭头填空)表示的途径最为合理可行,该技术手段主要包括的过程:提取目的基因、、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该方法取得成功的标志是
(4)图中(用数字和箭头填空)所表示的育种途径具有典型的不定向性。

如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据图回答:

⑴ 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为性遗传。
⑵ 据查3号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则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为性遗传。
⑶ 11号的基因型为
⑷ 10号不携带致病基因的几率是
⑸ 3号和4号婚配,所生后代既患甲种病又患乙种病女孩的几率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