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作文
任选一题作文。
(1)题目:这两个人
要求: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性文章;
②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
③恰当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两个农夫比赛种植甘蔗,谁种的甘蔗更甜受奖励,输的受罚。其中一个农夫求胜心切,突发奇想:如果用甜美的甘蔗汁浇灌甘蔗苗,将来长出的甘蔗一定会更甜。于是,他不再往甘蔗里浇水,而是每天榨甘蔗汁去浇灌幼苗。没过多久,那些甘蔗全都枯死了。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自拟题目。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科目 语文   题型 作文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半命题作文 材料作文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写作(40分)
24.春天的风是有滋味的,其中包容着花的香;秋天的雨是有滋味的,其中蕴含着思念的苦;书是有滋味,有人说“最是读书滋味长”;生活是有滋味的,酸甜苦辣样样都得品尝……品味多彩的人生,就是在感受生活丰富的滋味。
请以“的滋味”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立意自定,文体自定,不少于600字。

作文(42分,含卷面2分)
成长需要(请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②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20行);
③文中如涉及真实姓名、校名、人名时,请用英文字母代替;
④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

作文:又一次
我们跟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事物有着或多或少的缘分,有些人已经分手,却又在某一天重逢;有些情感,以为搁下,却又一次重温;有些声音,以为已成绝唱,却又在耳边响起;有一些画面,以为早已模糊,却不料又一次清晰地浮现在眼前。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感情,那些声音,那些画面,还有此外的很多很多,我们多么期待能又一次邂逅!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时钟里,时针和分针各行其道,于是有了时间的积累;音乐中,激昂与舒缓节奏不一,于是有了曲调的波澜;赛场上,快攻与慢打相互充斥,于是有了竞技的投入与欣赏。快和慢有时是两种速度,有时也是两种生活的节奏,有时还是两种审美的方式。它们矛盾,它们统一,它们彼此依存,少了谁都不会完美。只是在特定的心情环境中,你会偏向一方:
如果你喜欢快跑的感觉,享受风吹耳畔的声音,你就选择以“奔跑”为题写一篇作文,写出你因“快”而“乐”的激情,写出你“随风飞翔有梦作翅膀”的浪漫,写出一夜春风跑出的繁花,也可以写出对为你而“奔跑人生”的家人的感念……
如果你喜欢慢下来的感觉,你就选择以“慢慢而行”为题写一篇作文,或慢下步子,嗅一朵山茶的清香;或静下心来,写写“慢慢长大”的感觉;或回过神来,记录你和家人“慢下来的时光”……
要求:①二选一作文;②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如写作诗歌不要少于20行)。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一)命题作文
初中四年,我们学得了知识,懂得了道理,收获了友情,理解了感恩,一步步迈向成熟,走向人生更加美好的季节。回首那1400多个日子,几多美好,几许留恋,万千情绪漫上心头。但此时坐在考场上的我们深知,一切终将远离,一切终将逝去,一切都将成为记忆画板上那最浓最绚的一抹!
请以“致我终将逝去的初中”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2)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3)不少于6O0字(4)不要套作,不得抄袭(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二)材料作文
曾见一位老农喂牛。刚开始这位老农直接把草料放在地上,让牛毫不费力地取食,老农满以为这样牛会吃得很饱,干活会更加卖力。可是一段时间下来,老农发现,这头牛学会了挑三拣四,不仅浪费了不少草料,还常常工作懈怠。
后来老农想了一个办法:每次给牛喂草料时,他总是将草料放在一个比牛头略高一些的架子上。这样,如果牛要想吃到草料,就得付出一定的努力。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从那以后,牛不但不再挑三拣四,对一些稍微差一点的草料也吃得津津有味。
我好奇地问老农其中的原因,老农笑着说,这就叫做越容易得到的东西,越不懂得珍惜;越不容易得到的东西,越会想尽办法得到。
其实人生也如此。太容易完成的事情,往往让人没有动力,也体会不到丝毫成就感。而太难完成的事情,往往又让人望而生畏,觉得遥不可及。幸福就在于追求,只有那些通过一定努力才能完成的事情,才会让人产生成就感和幸福感。
要求:(1)所写文章的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要套作,不得抄袭(2)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3)不少于6O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