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学生黄某,在浏览美国雅虎网站时,意外地发现其所展示的中国地图,用橘黄色表示的中国领土不完整,台湾岛、海南岛、澎湃列岛等均未和祖国大陆一样用橘黄色表示,于是他立即向雅虎网站的管理者发出了电子邮件,严正地指出其错误,强烈要求该网站进行修改。这位同学的行为
①小题大做,过于认真 ②是公民爱国的具体体现
③行使了公民的监督权 ④履行了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利益的义务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一国的国名往往具有丰富的政治文化内涵,一般都能包含该国的某些重要特征,比如“俄罗斯联邦”、“美利坚合众国”等。上述国名中的“联邦”和“合众国”是指该国的
A.国体 | B.政体 | C.国家结构形式 | D.国家机构设置 |
列宁指出:“如果不是嘲弄历史,那就很明显,只要有不同阶级存在,就不能说纯粹‘民主’,而只能说阶级民主。”这说明
①阶级社会中的民主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
②只有社会主义社会才存在纯粹的民主
③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只能属于统治阶级
④阶级性是民主的本质属性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关于国家的本质,在政治学领域存在着多种不同的认识。有一种观点认为:“在共同生活和共同劳动中,需要有一个为公众利益服务的机构,这就是国家,国家的目的就是利用社会的力量去谋社会的福利。”对国家的这种解释
A.科学地指明了国家是为公共利益服务的政治权力机关 |
B.正确地认识到了国家的目的在于利用社会的力量去谋社会的福利 |
C.肯定了国家是一个历史范畴,有其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 |
D.抹杀了国家的阶级性,是对政治意义上的国家的一种错误认识 |
每个国家都是由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构成的;国家的产生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构;国家履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责,是一种公共权力。以上这些观点分别从不同角度表述了国家的属性,依次是:
A.阶级性政治性社会性 | B.主权性阶级性社会性 |
C.阶级性社会性地缘性 | D.主权性社会性阶级性 |
有人主张,传统民俗节日应考虑恢复一些对现代有积极作用的千年古俗,还应扩充其新的内涵。如在春节宣传一些振兴中华民族的内容;在清明提倡植树和缅怀亲人与先烈,讲一讲先烈和亲人在世时的一些丰功伟绩;在中秋节宣传和谐;在重阳节宣传敬老爱老等等。据此回答下列各题。下列对上述主张的评价中,你认为正确的有( )
A.错误,因为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应永恒不变 |
B.错误,因为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扩充其内涵就是否定其民族性 |
C.正确,因为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只有因时而变,才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 |
D.正确,因为传统文化的内涵只有不断改变,才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 |
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一切传统文化都可以为我们今天所用,要全部继承下来 |
B.一切传统文化都已不符合时代的特点,要毫不保留地全部抛弃 |
C.否定一切旧的文化传统,代之以全新的文化形态 |
D.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柏”,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