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池口①风雨留三日
黄庭坚
孤城三日风吹雨,小市人家只菜蔬。水远山长双属玉②,身闲心苦一舂锄③。
翁从旁舍来收网,我适临渊不羡鱼。俯仰之间已陈迹,暮窗归了读残书。
注:①池口:地名,今安徽贵池。黄庭坚在做官赴任途中因风雨而留滞池口时写下本诗。②属玉:水鸟名。③舂锄:水鸟名,即白鹭。下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首联描绘一座孤城在风雨中已经三日,市井之中的人家只能以菜蔬度日。 |
B.“水远”二句写诗人放眼四顾看见的景象,暗示作者貌似平静内心却充满矛盾。 |
C.颈联写渔翁从屋舍来水边收拾渔网,恰巧在此的诗人却因满怀心事无意观看。 |
D.“俯仰”二句写出诗人心志:既然世事变化无常,还不如到书中去寻找乐趣。 |
在诗文中反用典故成语,将常见的典故成语翻出新意,古人称为“翻案法”。宋代诗人杨万里曾说:“翻尽古人公案,最为妙法。”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作者在本诗中是如何运用“翻案法”的。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共8分)
留别王维
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注:《旧唐书·文苑传》载,孟浩然“年四十,来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还襄阳”。此诗是离开长安赠别王维所作。尾联中有“寂寞”二字,从全诗来看,诗人“寂寞”的原因有哪些?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子 规【注】
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
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 本诗第二联中的“空”字极富韵味。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现这种情感的两个意象简要分析。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①。
三春②白雪归青冢③, 万里黄河绕黑山。
注:① 刀环:刀柄上的铜环,②“三春”指暮春 ③“青冢”是西汉时王昭君的坟墓,在今呼和浩特市境内,当时被认为是远离中原的一处极僻远荒凉的地方。传说塞外草白,惟独昭君墓上草色发青,故称青冢。这是一首边塞征战诗,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运用了什么表现技巧?请简要分析
本诗题为“征人怨”,通篇却无“怨”字,你能从“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这两句诗中品味出征人的哪些怨情?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月
杜甫
万里瞿唐①月,春来六上弦②。
时时开暗室,故故③满青天。
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注:①瞿唐:瞿唐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乩后,杜甫曾闲居于此
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德弓形月亮
③故故:常常;频频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严郑公①宅同咏竹
唐 杜甫
绿竹半含箨②,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③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①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国公,②箨(tuò),笋壳。③帙,包书的的布套。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
请赏析“色侵书帙晚”一句。
请你谈谈对最后一联寓意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