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文所著《物种起源》(1859年)和《人类的起源》(1871年),阐发了他奠立于自然选择理论基础上的进化论,并将其用于解释人类的起源。其学说遭到宗教界的强烈反对,主要是因为
A.促进了欧洲民族主义的觉醒 | B.为欧洲国家殖民扩张辩护 |
C.为殖民地解放提供思想武器 | D.达尔文否定了神造世界说 |
史书记载,结束丁三国分裂局面的晋武帝司马炎共有儿子26人,但太广司马衷却天生痴愚。晋武帝想要废太子,另择继承人,皇后劝说:“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叮动乎!”于是晋武帝没有更换太子的人选。由此可见,晋武帝选太子是根据
A.世袭制的父死子继原则 |
B.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原则 |
C.君主制的集权独裁原则 |
D.禅让制的尚贤原则 |
中国有句古语:叶落归根,认祖归宗。中国人的这种文化情结源于
A.分封制 | B.禅让制 | C.宗法制 | D.王位世袭制 |
观察以下两图,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
①周王和诸侯的关系是君臣关系②周王和同姓诸侯是大宗和小宗的关系
③周王和诸侯的关系是等级从属关系④周王对各诸侯国拥有绝对的统治权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春秋初期,楚国君主首先称王。随后,吴、越等国国君也相继称王。上述现象本质上反映了
A.专制制度动摇 | B.江南经济超过北方 |
C.分封制的动摇 | D.周王至尊地位动摇 |
右图是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2005年回乡祭祖情景,中华民族这种认祖归宗、祭拜祖宗的文化习俗最早可追溯到
A.夏商周时期 |
B.春秋战国时期 |
C.秦汉时期 |
D.隋唐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