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部分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的变化。据表可推理的是
时间 |
1921.7 |
1927.4 |
1927.8 |
1934 |
1937年初 |
人数 |
57 |
5.7万 |
1万多 |
30多万 |
4万多 |
A.第一次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农村道路的开辟
B.第二次增长是由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C.第一次下降主要说明了“左”倾错误的危害
D.第二次下降是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造成的
如图为新华社记者于20世纪80年代初拍摄的一张珍贵照片——实行包产到户的安徽凤阳小岗村带头人严宏昌在村里第一个买了拖拉机。这张照片( )
A. |
体现了土地所有制变革的成效 |
B. |
反映了农业机械化的基本实现 |
C. |
释放了农村政策延续性的信号 |
D. |
见证了我国农村小康社会建成 |
1949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值占中国工业总产值比重表
产品 |
原煤 |
烧碱 |
电动机 |
棉纱 |
棉布 |
纸 |
火柴 |
卷烟 |
面粉 |
比重 |
28.3% |
59.4% |
79.6% |
46.7% |
40.3% |
63.4% |
80.6% |
80.4% |
79.4% |
据上表推知,当时( )
A. |
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实施效果明显 |
B. |
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有益补充 |
C. |
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迫在眉睫 |
D. |
限制和利用民族资本主义具有必要性 |
抗战时期,冀中根据地的公粮征收经历了从摊派、村合理负担到统一累进税的过程。根据对各阶层的调查,1941年统一累进税负担占家庭总收入的比率为:贫农 ,中农 ,富农 ,经营地主 ,平均负担水平 。统一累进税的实施( )
A. |
是废除封建剥削制度的重大举措 |
B. |
大大减轻了农民阶级的税负压力 |
C. |
为我国个人所得税制的最早尝试 |
D. |
比较合理地分配了各阶层的负担 |
1902年,顺天乡试借河南贡院举行,山西乡试则与陕西乡试在西安合闱。这一罕见科考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 |
《辛丑条约》签订 |
B. |
清政府财政危机严重 |
C. |
清末新政的推行 |
D. |
新式学堂的广泛建立 |
光绪年间,曾出使英、法、意、比四国的薛福成感慨,“强盛之国,事事欲轶(超越)乎公法,而人或勉以公法绳之”;“衰弱之国,事事求合乎公法,而人未必以公法待之”。这突出反映了( )
A. |
公法在外交实践中形同虚设 |
B. |
摆脱公法束缚符合弱国利益 |
C. |
对外交往深化对自强的认知 |
D. |
晚清士人对西方的高度推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