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6月,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在日记中写道:“我从这次旅行中得出的主要印象和感觉是:‘无比高涨的生命力和青春活力的强大浪潮’,‘他们正在为人类更美好的、灿烂的未来而工作’,一方面又认为那里‘正在不人道地形成贱民阶级,必须承认这一切……青年不可能自由地将自己的智力成就和思想与他们的西方朋友的成就相比较。真担心有朝一日突然发生这样的事,就会产生动荡。”罗曼·罗兰旅行的国家应该是
| A.美国 | B.中国 | C.苏联 | D.日本 |
2010年6月30日美国参议院以99比0全票通过对奥巴马总统任命的新驻阿美军司令彼得雷乌斯的审核,彼得雷乌斯将接替因对奥巴马政府官员发表诋毁性言论而被解职的前驻阿美军司令麦克里斯特尔。这段材料说明
| A.美国是民主化法制化的国家 |
| B.美国总统的权力至高无上 |
| C.与总统意见不一的美国官员将被撤职 |
| D.美国参议院与总统立场一致 |
2011年7月22日,欧盟领导人召开紧急峰会,讨论对希腊的第二轮救助方案。峰会公布的最新草案显示,各国已就新的希腊救助达成一致,这进一步消除了市场对欧元区的担忧情绪。以下对欧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各国的联合初衷是为了加强成员国间的防务合作 |
| B.其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欧洲共同体 |
| C.对当今国际事务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是冲击美国单极企图的重要力量 |
| D.2001年欧元的正式启用使欧洲的联合再次迈出关键步伐 |
1920年瞿秋白到苏俄考察,其后在《俄乡记程》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俄罗斯现在是‘共产主义实验室’……在‘苏维埃的玻璃管’颠之倒之实验两下,就即刻可以显出‘社会主义的化合物’”。下列关于上述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化合物”所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此“化合物”在当时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
| C.它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和按劳分配 | D.它严重地挫伤了苏俄人民生产积极性 |
1880年7月法国政府规定:“凡1880年7月6日以前,因政治犯罪和因违反新闻法行为而被判刑者,一律赦免。”被赦免者既有巴黎公社的战士,也有君主派人士。这表明:在当时的法国
| A.政府力图借助工人阶级确立共和制 |
| B.君主派重新获得对共和派的政治优势 |
| C.政府欲通过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共和制 |
| D.左右两股政治力量严重危及共和制 |
卢梭说:"行政权力的受任者决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委任他们,也可以撤换他们;对这些官吏来说,这决不是订立契约的问题,而只是服从的问题"。这体现他主张
| A.制定契约限制官吏滥用职权 | B.个人意志凌驾于公权之上 |
| C.反对用暴力手段解决官民对立 | D.官吏行使权力需接受人民监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