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探究马铃薯块茎中是否含有还原性糖,应选用的试剂是
| A.碘液 | B.苏丹Ⅲ染液 | C.双缩脲试剂 | D.斐林试剂 |
如图是描述某种生命活动的模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A代表兔同化的能量,a代表兔摄入的食物,则b、c可分别代表被下一营养级摄入和排便的能量流动途径 |
| B.若A代表叶绿体基质,a代表光,则b、c可分别代表该场所产生的[H]和ATP |
| C.若A为调节中枢,a为渗透压升高,则b、c可分别代表抗利尿激素的减少和产生渴觉 |
| D.若A代表人体B细胞,a为抗原刺激,则b、c可分别代表浆细胞以及记忆细胞的形成 |
神经冲动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以下生理活动不会发生的是()
| A.生物膜的融合和转化 |
| B.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 |
| C.ATP的合成和水解 |
| D.信号分子与突触前膜上受体的识别和结合 |
如图为人体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过程的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⑤与⑥的基因型相同,蛋白质的种类也相同 |
| B.细胞的衰老与凋亡肯定会引起人体衰老与死亡 |
| C.若⑤⑥已失去分裂能力,则其细胞内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为DNA→RNA→蛋白质 |
| D.一般情况下,细胞分化是可逆的,即也可能出现⑤→③ |
2009年初,我国研制的艾滋病疫苗二期临床实验宣布成功。疫苗作为抗原性物质首次进入人体时引起的反应是()
| A.浆细胞增殖分化 | B.淋巴因子与其结合 |
| C.记忆细胞增殖分化 | D.B细胞增殖分化 |
关于下列甲、乙、丙三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共有5种核苷酸 |
| B.乙图所示的化合物中含有3个高能磷酸键 |
| C.甲、乙、丙中都含有腺嘌呤 |
| D.丙图所示物质含有的单糖只能是核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