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 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是政府的法定责任。审计署2013年5月3日发布的1 185个县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情况专项审计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农村中小学搞简单“撤并”或“一刀切”后,受就学距离远和负担重影响,一些地区学生实际辍学人数增加了1.1倍。
材料二 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在读博士生李麟青,获得了2013年“江苏省五四青年奖章”。他是一位先天性脑瘫患者,尽管无法站立和行走,但是从简单的书写都非常困难,到依靠三根手指敲击键盘顺利考上大学、研究生、获国家发明专利、攻读博士,李麟青正在用自己的努力创造一个“中国式霍金”的奇迹。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为什么说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是政府的法定责任?(6分)
(2)请你结合李麟青的求学故事,对辍学的同龄朋友进行劝说。(8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感悟生命
据《海南日报》报道,28岁的海南省大学毕业生洪志功患有“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身体残疾,生活很不方便。但他凭着坚强的意志,独立生活,通过开办2元理发店、出租图书等自食其力,并写出10多万字自传体小说《痛苦中的微笑》。
(1)洪志功的自强精神表现在哪里?
(2)中学生为什么要培养自强精神?
(3)收集一条有关自强的格言或警句,与洪志功共勉。

人生AB剧
父亲说:“儿子,医生说我活到75岁没问题。”儿子听后大哭。父亲问:“怎么啦?别哭啊!”“我还能活15年呢。”儿子听后哭得更厉害。儿子问:“15年后,谁来养活我?”
(1)“儿子”缺乏的是一种什么品质?
(2)“儿子”的这种思想有什么危害
(3)你想对材料中的“儿子”说些什么?

走近生活﹙17分﹚
下列是一些人的想法:

A.我应该成为人人都羡慕的人。
B.我可不能在别人面前出丑。
C.如果让别人知道我有所知,有所不知,就会失去自尊。
D.我必须避免任何错误。

E、我必须高人一等。
F、 我不能回答这个问题,错了怎么办?
(1)请从上述答案中选出自负(﹚自卑﹙﹚﹙3分﹚
(2)请概括出自负自卑的共同点。﹙2分﹚
(3)请分析自负、自卑与自信的关系。﹙6分﹚
(4)培养自信这种心理品质,我们应该怎么做?

材料一:基辛格是驰骋世界的风云人物,中学时因家境困窘,他为自己的前途而感到迷惑,他当时的志向是报考纽约市立大学,学习会计,为将来能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而奋斗。命运的转机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20岁时他应征入伍,因工作出色而接连被提拔。此时的他渴望得到更广泛的知识,并从此立志成为一名政治家。1947年后考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73年就任国务卿,此时的他步入政治生涯的巅峰,成为活跃在国际大舞台上的人物。如果他仅立志于一名会计,世界政坛将是莫大的损失,也许美国的历史将要改写。
材料二:有关学者对智商、环境、学历等条件差不多的年轻人进行了25年的调查。发现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而短期的目标,只有3%的人有清晰长期的目标。那些有着长期目标的人25年后事业有成。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你认为理想和自强有什么关系?
(2)你有缺点和弱点吗?你是怎样看待自己的这些不足的?

材料一:1992年77名日本孩子与30名中国孩子在内蒙古举行草原探险夏令营。是路时,日本孩子背包鼓鼓囊囊,装满食品和野营用具;中国孩子只是装装样子,背包几乎是空的。探险之路才走了一半,中国儿童因将水喝光、干粮吃尽而向别人求援。中国孩子病了,回大本营睡觉;日本孩子病了硬挺着走到目的地。日本家长乘车而去,把鼓励留给发烧的孩子;中国家长在艰难路段把儿子拉上车。
材料二:有一位女士,喜欢上网聊天,经常很晚回家。父母劝她晚上来要频繁外出,要求她在家好好复习功课,可她认为自己长大了,有权利安排自己的时间,故而依然我行我素。有一次在回家的路上,遇到坏人,如果不是有人报警,可能会发生不该发生的事情。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2)你想怎样规劝材料一中的孩子们?
(3)你赞成材料二这名女生的做法吗?为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