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常温常压下,5.6 g乙烯和环丙烷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0.4 NA |
| B.1 mol Cl2通入足量水中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 |
| C.0.1 mol·L-1 Na2CO3溶液中CO32-、HCO3-和H2CO3总数为0.1 NA |
| D.标准状况下,2.24 L三氯甲烷中含有C—Cl数目为0.3 NA |
已知在25℃时,FeS、CuS的溶度积常数(Ksp)分别为6.3×10-18、1.3×10-36.常温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向H2S的饱和溶液中通入少量SO2气体溶液的酸性增强 |
| B.将足量的CuSO4溶解在0.1 mol/L的H2S溶液中,溶液中Cu2+的最大浓度为1.3×10-35 mol/L |
| C.因为H2SO4是强酸,所以反应:CuSO4+H2S===CuS↓+H2SO4不能发生 |
| D.除去工业废水中的Cu2+可以选用FeS作沉淀剂 |
某酸HX稀溶液和某碱YOH稀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两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大于7,下表中判断合理的是 ()
| 编号 |
HX |
YOH |
溶液的体积关系 |
| ① |
强酸 |
强碱 |
V(HX)=V(YOH) |
| ② |
强酸 |
强碱 |
V(HX)<V(YOH) |
| ③ |
强酸 |
弱碱 |
V(HX)=V(YOH) |
| ④ |
弱酸 |
强碱 |
V(HX)=V(YOH)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常温下,0.2 mol/L CH3COOH溶液与0.1 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忽略混合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溶液的pH<7,则下列有关此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H+浓度为1×10-7 mol/L |
| B.c(CH3COO-)+c(CH3COOH)-c(Na+)=0.05 mol/L |
| C.溶液中CH3COOH的电离程度小于CH3COONa的水解程度 |
| D.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c(Na+)>c(CH3COO-)>c(H+)>c(OH-) |
分子式为C8H10的芳香烃,其结构有()
| A.3种 | B.4种 | C.5种 | D.6种 |
下列实验,能成功的是()
| A.苯和溴水、铁屑混合制溴苯 |
| B.用溴水除乙烷中混有的乙烯 |
| C.苯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物共热至70℃~80℃制硝基苯 |
| D.用酒精和浓盐酸通过加热来制取乙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