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地(66°34′N, 120°E)在一天24小时中太阳高度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小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日太阳直射赤道 |
B.正值哈尔滨举办冰雕展的最佳季节 |
C.该日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大于广州 |
D.该日广东各地白昼达一年最长 |
在①时刻 ( )
A.北京天安门广场正在升国旗 |
B.太阳直射60°W |
C.伦敦人正在吃早餐 |
D.广东大部分地区烈日炎炎 |
2008年3月,联合国副秘书长提出了“碳中性国家”(不给地球环境增加二氧化碳负担)的概念之后,挪威、冰岛、新西兰和哥斯达黎加率先响应,为各自实行“碳中性国家”的计划制定年限和措施,以实现二氧化碳排放为零的目标。据此完成下列问题。对实行“碳中性国家”不利的措施是
A.积极开发洁净的新能源 | B.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
C.合理开发水能 | D.积极植树造林 |
假如世界大多数国家成为“碳中性国家”,对全球产生的影响是
A.植物的生长速度明显减慢,农作物减产 |
B.全球平均气温波动上升 |
C.海平面上升速度减缓 |
D.南北半球的温带草原区更干旱 |
下图表示某一高度上的气压分布状况,A、B为等压线,PA>PB,读图回答下列各题。若此地在南半球,则C点的风向可能为
A.西南风、南风 | B.东南风、南风 |
C.西北风、北风 | D.东北风、北风 |
若此地位于高空,则C点的风向可能为
A.西风、南风 | B.北风、南风 |
C.东风、北风 | D.东风、西风 |
读下图“大气的垂直分层”,完成下列各题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过多紫外线伤害的物质主要存在于大气圈中的
A.对流层 | B.平流层 | C.电离层 | D.高层大气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增,对流运动显著 |
B.①集中大气质量3/4和几乎全部水汽与固体杂质 |
C.②存在一个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 |
D.③有利于高空飞行,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 |
就整个地球大气来说,受热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太阳辐射能被大气接收和转化的过程十分复杂,其加热大气的过程大致可以用下图表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①——以长波辐射为主 |
B.②——大约为①辐射量的19% |
C.③——是加热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
D.④——多云的夜晚辐射能力减弱 |
低层大气的主要组成中,吸收③辐射的主要是( )
A.水汽和氧气 | B.氮气和水汽 |
C.二氧化碳和水汽 | D.氧气和氮气 |
多云的天气昼夜温差较小,主要是因为( )
A.②增强,③减弱 | B.②减弱,③增强 |
C.③增强,④减弱 | D.②减弱,④增强 |
风、霜、雨、雪等天气过程发生在()
A.对流层 | B.平流层 | C.高层大气 | D.臭氧层 |
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列各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的最大值 |
B.②地正午日影朝南 |
C.②地比①地的自转角速度大 |
D.此时地球公转速度最快 |
图中②地所在经线的度数是( )
A.90°W | B.45°E | C.90°E | D.135°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