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太阳辐射量随纬度分布示意图。可能总辐射量是受大气减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效总辐射量是大气和云减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据此完成小题。云量最多的地区是( )
A.赤道 | B.20°N |
C.40°N | D.60°N |
影响可能总辐射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大气云量 | B.大气厚度 |
C.昼夜长短 | D.太阳高度 |
人民网科技北京2008年3月1日电:今天下午16时13分10秒,嫦娥一号卫星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精确控制下,准确落于月球东经52.36度、南纬1.50度的预定撞击点,实现了预期目标,为我国探月一期工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在该中心的严密监视和精密控制下,嫦娥一号卫星安然度过了2008年2月21日、8月17日以及2009年2月9日3次月食考验。据图文资料,完成问题。“嫦娥”一号可能探测到的月球环境特征是
A.昼夜温差大 B.宇宙射线弱
盐沼分布广 D.土壤肥力强图1中所示宇宙空间范围内共包括 级天体系统,其中最高一级天体系统是 。
A.三, 银河系 | B.两, 地月系 |
C.两, 太阳系 | D.三, 太阳系 |
嫦娥一号卫星安然度过三次月食考验,出现月食时,月球的位置在:
A.A处 | B.B 处 | C.C处 | D.D处 |
嫦娥一号卫星准确落于预定撞击点这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
B.赤道上昼夜平分 |
C.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 |
D.20天后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将迎来一年中的最大值 |
读我国四个地区的简图,回答问题。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区春分日日落的先后顺序是
A.甲乙丙丁 | B.甲丙乙丁 | C.丙甲乙丁 | D.丁乙丙甲 |
有关图中四地气候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地冬季漫长 | B.乙地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变率大 |
C.丙地降水集中夏秋,冬春寒冷干旱 | D.丁地雨季长,降水丰富 |
有关图中四地农业发展着眼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改良沼泽地,扩大农耕用地 | B.乙地开发宜农荒地,提高粮食产量 |
C.丙地发展立体农业利于改善环境 | D.丁地因洼制洼发展基塘生产 |
图是沿“第二亚欧大陆桥”中国段的年降水量和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甲地年太阳辐射总量比乙地多的原因主要是
A.甲地纬度低 |
B.甲地距海近 |
C.甲地气候干燥,降水少,晴天多 |
D.甲地缺少地面植被覆盖 |
甲地的气候资源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是
①复种指数高②小麦颗粒饱满
③瓜果甜度高④水稻种植面积广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图显示我国四个省2009年三种谷物的种植面积。读图回答问题。 图中代表①、②、③的谷物依次是
A.小麦、水稻、玉米 |
B.玉米、小麦、水稻 |
C.水稻、小麦、玉米 |
D.水稻、玉米、小麦 |
M省可能是
A.山西 | B.安徽 | C.广东 | D.甘肃 |
图4为我国某山1月和7月平均气温垂直分布图,读图并完成问题。根据图示信息判断,该山最可能位于
A.20°N附近 |
B.34°N附近 |
C.50°N附近 |
D.40°N附近 |
关于这座山气温垂直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1月气温垂直递减率比7月大 |
B.1月出现逆温现象 |
C.7月海拔低处的气温垂直递减率比高处大 |
D.该山顶有永久积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