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党的十八大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材料一

材料二  2013年中央城镇化会议指出,城镇化是推动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最大潜力,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据统计,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有2000万人口从农村转入城镇,对衣食住行、城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等会形成巨大需求。
材料三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社会结构、生产方式、组织形式和利益关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由此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城镇化这块巨大的经济蛋糕滋生的腐败问题也日渐凸显,成为腐败现象的高发区与大案要案的集结地,极具经济和政治的双重危害性。
(1)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城镇化是推动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最大潜力。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在当前形势下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中国共产党应如何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氏族制度 劳动者求职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生态文明建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中国建立初期有4亿多人口,当时国家没有限制生育,提出“人多力量大”、“人多好办事”,人们也觉得“多子多福”。到了上世纪70年代初,我国人口已经多达8亿,国家开始关注计划生育问题。1978年,全国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第一次把“国家提倡和推行计划生育”写入宪法。此后,中共中央发出一对夫妇生一个孩子的号召。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国家的富裕和富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独生子女政策实施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我国生育率不断下降。2012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首次出现绝对数下降,2013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人突破两亿,人口老龄化加速,社会负担加重,独生子女政策引发了许多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如保持生育政策不变,势必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不断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可以有效应对和积极缓解人口结构性矛盾的长期影响,保持合理的劳动力数量和结构,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新优势,准备更为有利的人口条件。
请运用唯物史观解读我国人口政策的演变。
(2)有人担心,放开“单独二胎”会导致人口剧增,人们生活水平降低,不利于社会和谐和持续发展。请你联系社会现实,运用所学知识为其解忧。
(3)人多未必力量大,关键是人的素质高低。中国需要从控制人口数量转向优化人口素质,只有全民族的素质提高了,才能不断提升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请从文化角度给出提升我国人口素质的建议。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法建交50周年之际,法国国民议会议长巴尔托洛内于2014年1月23日应邀访华。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与其会谈时指出,中国全国人大和法国国民议会有很好的合作传统,法国是第一个与新中国正式建交的西方大国,作为欧盟核心成员国,希望双方以建交50周年为契机,推动中法关系、中欧关系在新的起点上取得更大发展。
材料二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于2013年12月26日悍然参拜供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这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和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的战后国际秩序的挑战,是对世界和平和人类良知严重挑衅。我国对此进行强烈谴责和强烈抗议,欧盟也批评日本此举“无益于缓和地区紧张局势和改善与中韩两国的关系”。
(1)有人说,“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法国国民议会都是国家权力中心,二者没有本质区别”。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2)在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上,我国与欧盟为什么都持反对态度。

【经济学常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言简意赅的歌词,道出了改革开放战略抉择对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产生的深远影响,表达了全国人民坚持和深化改革开放的共同信念。在正确对待改革问题上,邓小平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他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论断。今天再次思考邓小平的精辟论断,令人愈加体会到深化改革开放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意义。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学常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邓小平关于市场经济理论的重要意义。
(2)“南方谈话”后,我国为什么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菲利普斯曲线

2013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下限就是稳增长、保就业;上限就是防范通货膨胀,通胀率不能再上升。这样才能确保宏观经济在合理区域运行。
材料二 中法美就业和GDP在三大产业中的构成比重表(%)

国家
构成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法国
就业构成(2006年)
4.0
24.6
71.0
GDP构成(2006年)
2.2
20.9
76.9
美国
就业构成(2006年)
1.6
20.6
77.8
GDP构成(2006年)
1.3
22.0
76.7
中国
就业构成(2012年)
33.6
30.2
36.2
GDP构成(2012年)
10.1
45.3
44.6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请描述菲利普斯曲线的经济学涵义。用铅笔在图中涂出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合理区域,并分析宏观经济必须保持在合理区间运行的原因。
(2)目前我国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请结合材料谈谈如何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责任就是力量,责任改变中国。2013年是中国不平凡的一年,许多不同岗位的中国人以无悔的奉献和忠诚的坚守,撑起和谐社会中一片“最美”的天空,夯实了社会责任的基石,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骄傲。
“责任中国——人民网2013年度评选”经过数百万网友的踊跃投票,身患癌症,仍在高原恶劣环境中坚守岗位的玉树藏族自治州公安局副局长王成元;曾是保安,自学考取律师资格,免费帮千余农民工讨薪的王铭;创建了“一米阳光爱心联盟”,寻找并帮助贫困学生和孤寡老人的刘海涛;义务扫桥十一载的窦珍老人等荣获“十大责任公民”奖项。人民网寄望于每年一度的评选,让“责任”在网民心中汇聚,让“责任”在当代熠熠闪光!
(1)如果你参与投票,你的评选标准会有哪些?请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理由。
(2)结合材料,阐释“责任就是力量,责任改变中国”蕴含的辩证法价值。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