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卡内基梅隆大学副教授凯里·莫尔维基发现,当人们回顾往事时,会倾向于记住更美好的经历,从而产生一种不客观的“怀旧偏好”。莫尔维基认为,与评价当下相比,我们回忆过去时更难想起那些不愉快的经历。从哲学角度看,这反映了

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B.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C.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主观性 D.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型思维方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4年人们纷纷发问“时间都去哪了”,德国慕尼黑大学的研究发现,年龄在20——59岁的人普遍感到无法在既定时间内完成自己要做的事情,做事的时间不够,就容易产生时间过得快的错觉。这一研究成果印证了

A.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运动与物质密不可分 D.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2014年4月12日,第29届陕西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拉开帷幕,西安中学2015届13班的郑定坤同学发明了一种可以监测室内PM2.5并自动开启空气净化器的智能家居系统。郑定坤同学介绍说,当前的雾霾已影响到我们的生活,考虑到室内是我们工作、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便尝试利用所学知识,设计发明了这套智能家居系统。这一事例体现了
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②人能够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③人能够随意改变事物之间的联系
④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要回到实践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一诗句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有条件的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运动是物质的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D.运动是静止的一种特殊状态

下面漫画“都有水分”启示我们,办事情应该

A.从实际出发,坚持主观与客观相统一
B.规律是客观的,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
C.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物联网通过细心传感设备将各种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物品的自动识别、定位、跟踪、控制和信息的互换、共享。近年来,物联网技术发展迅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经济和社会生活。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创造事物之间的联系
②人们能够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因具有“人化”的特点而具有主观性
④联系具有普遍性,万事万物之间的联系多种多样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