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2009-2013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变化(单位:亿美元)

注:2013年,我国对外贸易中,机电类产品出口比例达到57.3%,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例占到29.9%,一般贸易比重大幅度下降,但我国外贸附加值比重明显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
材料二  2013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达到4.16万亿元,对外贸易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活跃的力量。近年来,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达到将近20%,直接和间接带动了国内就业,创造了更多的税收。2004年我国实施新的《外贸法》,取消了对外贸经营主体的经营权审批,到2013年民营企业在外贸总值中的比重已达到33.3%。我国对外贸易经历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已超越美国成为第一贸易大国,但还不是真正的贸易强国。
材料三 截至2013年12月24日,共有19个国家(地区)对我国发起贸易救济调查案件89起,涉案金额36.19亿美元。中国连续18年成为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2013年以来,我国共对外发起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24.03亿美元。
(1)图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请结合图表和材料所反映的现状,谈谈对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启示?
(2)请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体现的辩证法道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辩证认识和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全球环境问题 生态文明建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瑞士政府宣布,将为其他国家打击偷逃税行为提供协助,这意味着瑞士固守了75年的银行保密制度出现松动。一直以来,瑞士正是凭借着对客户隐私“守口如瓶”的银行保密制度才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富豪将巨额资产存放在这个欧洲国家以隐匿财产,逃避本国税收。金融危机爆发后,包括瑞士在内的“避税天堂”纷纷成为众矢之的,来自美、欧发达经济体的“封杀”呼声日益高涨。一方面,“避税天堂”被指为跨国避税和洗钱提供了温床,损害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另一方面,在当前各国政府手头吃紧的时候,怎可容忍大笔税收借道“避税天堂”继续流失。
为什么各国政府不能容忍“避税天堂”的存在?

材料一:不同收入群体对物价的敏感度

材料二:2011年11月,我国CPI回落至4.2%,但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依然存在。为此,2012年我国将继续采取措施稳定物价以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这些措施包括:加强农业生产,落实好"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规范流通秩序,降低流通成本;清理教育、医疗、房地产、电信等有关领域不合理收费,规范价格行为;加强价格监测预警分析、价格信息化、价格法制等制度建设;着力提高价格调控监管能力,不断提高价格工作质量和水平。
(1)指出材料一中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上述图表和材料,运用“生活与消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谈谈国家为稳定物价所采取措施的经济学理由。

(12分)浙江西部A村土地贫瘠,农业生产依然采用传统的父传子生产技术,靠扩大种植面积来增加产量,大量荒地和不宜耕种的土地被开发殆尽,造成土壤和土地肥分流失。全村30%土地靠牛犁田,90%以上田地依靠人工种植和收获。全村约60%农户的农业生产停留在自给自足阶段,农业生产市场化、商品化和社会化水平低。
结合材料,运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使A村摆脱困境。

材料1:2010年上半年,投资骤然加速,中国经济面临过热危险。尤其是全国的能源紧缺,更是掀起了新一轮电力投资开发热。2010年8月,国务院成立6个督查组,对12个省区在建和拟建的电站项目依照相关法律督促检查。
材料2:2010年11月,国家发布《关于坚决制止无序建设意见的通知》,叫停了13个电站项目。
材料3:2010年12月3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明年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防止投资反弹,促使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水平。
阅读以上材料,请回答:
(1)国务院为什么要对在建和拟建的电站项目进行清查?
(2)运用宏观调控的知识,说明材料中国家如何控制投资增长过快?

2010年10月15日,温家宝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指出: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解决民生问题有了物质基础,“十二五”规划与此前的规划有着本质差别,过去的规划追求“国强”,“十二五”规划则追求“民富”,这意味着我党的执政理念又向前迈了一大步。“国强”到“民富”的转变成为公众关注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最大亮点。
请运用认识论知识回答“十二五”规划目标从“国强”到“民富”的转变体现的哲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