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31分)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材料一 自2010年实施天津市科技小巨人成长计划以来,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迅猛发展。为全面提升发展的质量效益水平,天津市制定了《科技小巨人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2013-2015)》,天津市在继续加大财政投入的基础上,建立各类载体运营绩效考核与补贴机制,通过股份转化和分红激励促进高校、科研机构科技成果的转化,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促进其尽快成长为科技小巨人企业,加快非科技型企业转型升级;加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水平人才引进聚集和培养;完善天使资金投资、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体系,充分发挥天津股权交易所、产权交易所、“新三板”市场作用;鼓励科技小巨人企业开展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推动海外井购和市场开拓。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一中天津市为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采取措施的理由。(12分)
材料二   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大型企业创新骨干作用,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2013年9月25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修订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目录,以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减少政府对微观事务的介入,为各类市场主体松绑,让民间的创造力活跃起来,让社会投资活力有效迸发,使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更加有效。
(2)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角度分析说明应如何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使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更加有效。(9分)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对市场地位的认识逐渐发生变化,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结台材料分析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过程是如何体现求索真理历程的。(10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氏族制度 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 PM2.5:指环境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细颗粒物。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要更大,因为直径越小,进入呼吸道的部位越深。中国的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不良空气质量带来的健康问题也日益严重。
材料二近年来,PM2.5成了人大代表关注的焦点,在2013年的“两会”上,有代表建议将控制污染纳入政绩考核。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广东公司总经理徐龙提出关于加快修改《大气污染防治法》议案。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下决心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大气、水、土壤等突出环境污染问题,改善环境质量,维护人民健康,用实际行动和成效让人民看到希望。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请你谈谈人大代表和政府为什么都致力于PM2.5问题的解决。

某市市委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把“十二五”期间的城市远景规划向群众展出,公开征求意见。该市市委还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城市规划提出建议,并将修订后的规划提交市人大审议,表决通过后再实施。该市市委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进一步采取一系列措施,努力解决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问题,让老百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3月24在海牙举办核安全峰会,全球53个国家、4个国际组织、58位领导人,以及数千名代表和记者参加。近年来,核材料流失和扩散,核恐怖主义威胁,核能开发利用中的风险防线控制等核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实现核能全面和平利用,是国际社会的共同目标。中国高度重视国际核安全,严格履行核安全义务,积极对外提供核安全援助,承担核安全国家责任,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共同消除核扩散及核恐怖主义根源。
材料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大力倡导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基木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O14年2月17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指出,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宣传活动,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我们就能不断形成更加广泛的价值认同,不仅为国家发展助力,更为民族进步铸魂。
材料三:有所思即有所梦,梦的内容反映的是追求、体现的是抱负。为实现“中国梦”,我们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分阶段、有计划地进行,十八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丽中国;梦在前方,路在脚下,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理论学说,弘扬中国精神,求真务实,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中国梦”正指引当代中国向明天迈进,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力量。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的“当代国际社会”知识阐明,中国高度重视国际核安全的依据。
(2)根据材料二,运用文化建设的有关知识,分析我们怎样做到“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
(3)结合材料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意识观,分析我国实现“中国梦”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受到企业成本、国际市场需求不振等因素影响,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土地、人力资本成本上升较快,中国制造业向海外转移的警钟不断敲响。2012年7月,体育用品制造商阿迪达斯表示要关闭在华仅有的一家直属工厂,福特汽车公司则要将1.2万个工作岗位从墨西哥和中国迁回美国。然而同年,中国欧盟商会对在华500家欧盟企业进行了相关调查,结果仅有20%的受访企业考虑回到欧盟或者转移至东南亚国家。
材料二:面对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35年来的实践证明,坚持市场经济取向的改革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1)描述图1、图2蕴含的经济信息,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对材料一中“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会造成我国制造业大量向海外转移”的观点进行评析。
(2)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联系和发展三者之间关系的知识分析“改革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文化的体现:“民主、自由、人权”是西方国家普遍奉行的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有人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我国传统价值观的肯定,是对西方价值观的否定”。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和提出的认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