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1992年,短短两年时间内,有19个亚欧国家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次建交高潮出现的背景是( )
A.第三世界成为重要政治力量 |
B.改革开放中国国际影响扩大 |
C.世界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
D.中国积极参与亚太区域合作 |
在上海世博会的意大利馆内展出了著名画家米开朗琪罗的两幅杰作《水果篮》和《捧果篮的男孩》,这位画家曾宣称“画一个苹果和画一位圣母具有同等的价值”。这些画与传统绘画的本质区别在于
A.不再是以宗教人物作为题材 |
B.体现生命的真实而非神 |
C.反映资产阶级对现世生活的追求 |
D.借以对黑暗社会的批判 |
有学者说:“我们可以把20世纪看成对现代社会结构弊病的反思以及对其价值系统的怀疑。”下列事件属于“反思和怀疑”的有
①俄国十月革命②罗斯福新政
③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④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起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1831年,22岁的达尔文以博物学者的身份登上了“贝格尔”号,随船进行为期5年的科学考察,并于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结合图示,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达尔文的行动是文艺复兴关注“人”的直接产物 |
B.“贝格尔”号所走的路线与麦哲伦环球航行相同 |
C.“贝格尔”号以内燃机为驱动进行远洋航行 |
D.自然选择构成了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基础 |
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到建国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观察下图《1927—1937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判断,1934年党员人数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国民党发达政变,大肆屠杀党员 |
B.日本侵占东北,中共撤出东三省 |
C.党内左倾错误,红军遭受重大损失 |
D.共产国际解散,中共失去外援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某重大事件发生之后,希特勒感到很欣喜“现在我们不可能失败了:现在我们有了一个在三千年中从未失败过的盟国。”丘吉尔也表达了一种解脱的感觉,他对战争形势作出评价“胜利终究属于我们。”蒋介石则突然有了一种放松的感觉,破天荒地对副官说“今天晚上去看戏”。此处“某重大事件”应该是:
A.苏德战争爆发 | B.太平洋战争爆发 |
C.《反共产国际协定》的签订 | D.《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