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
A.若遗传因子位于染色体上,则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 |
B.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分离比接近1:1 |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接近1∶2∶1 |
D.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
某同学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4块装片1~4号,则最可能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的是
A.1号,中心体发出星射线,染色体散乱排列 | B.2号,细胞中部形成了细胞板 |
C.3号,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染色体散乱排列 | D.4号,细胞膜向内明显凹陷 |
右图表示呼吸作用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两个途径。酶1、酶2、酶3依次分别存在于
A.线粒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
B.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
C.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
D.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
下列关于ATP、ADP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参与ATP形成的元素包括C、H、O、N、P
B.叶绿体中ADP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膜运动,ATP则是向相反方向运动
C.洋葱表皮细胞产生ATP的结构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D.ATP的A代表腺嘌呤,T代表三个,P代表磷酸基团
在某细胞培养液中加入32P标记的磷酸分子,短时间内分离出细胞的ATP,发现其含量变化不大,但部分ATP的末端磷酸基团已带上放射性标记,该现象能够说明的是
①ATP中远离腺苷的磷酸基团容易脱离 ②32P标记的ATP是新合成的 ③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 ④该过程中ATP既有合成又有分解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下列过程能使ADP含量增加的是
A.组织细胞利用氧气 | B.线粒体内的[H]与O2结合 |
C.丙酮酸形成乳酸 | D.神经细胞吸收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