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哺乳动物的卵子发生是在雌性动物的卵巢内完成的。卵原细胞演变为初级卵母细胞并依次经过两次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是在____________前后完成的,减数第二次分裂是在____________过程中完成的。当观察到卵细胞膜与透明带之间有____________时,说明卵子已受精。________________是防止多精入卵的第一道屏障。
(2)哺乳动物卵泡的形成和在卵巢内的储备,是在______________完成的,这是精子和卵子在发生上的重要区别。刚排出的精子不能立即与卵子结合,必须在雌性动物的生殖道内发生相应生理变化后,才具备受精能力,这一生理现象叫做_______________。
(3)体外受精是对体内受精的模拟操作,首先对实验动物用____________处理,使其排出更多的卵子,待精子获能后,可以在____________或者专用受精溶液小滴中完成受精。
(4)精卵体外受精后,应将受精卵移入发育培养液培养,它的成分比较复杂,除了一些无机盐和有机盐类外,还需添加维生素、激素、氨基酸、核苷酸、________等物质。
(5)对于“试管动物”的正确理解是_____________。
A属于无性生殖       B属于有性生殖      C体外受精    D体内受精
E体外发育       F体内发育      G运用基因工程技术    H运用细胞工程技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禁止生殖性克隆 胚胎分割移植 动物细胞工程的常用技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为某生物科技工程操作流程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如果此图表示基因工程的操作流程图,如A为质粒,则B的获取一般采取 __________等方法。由A和B组成的C叫做__________;如果D为受体细胞,则C→D的过程采用__________法。
(2)在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A和B形成C,属于植物__________技术,形成的C称为 __________;从C→D需经过分裂、__________过程才能形成新的植株D。
(3)若A为骨髓瘤细胞,B为B淋巴细胞,则C为 __________细胞,C细胞在无限增殖过程中,还能产生 __________,这项技术叫动物细胞融合技术。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女性怀孕后胎盘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制备抗HCG 单克隆抗体可用于早孕的诊断。下图是抗HCG 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中要用到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技术。
(2)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中,给小鼠注射的HCG 相当于__________,使小鼠产生分泌相应__________的淋巴细胞,此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__________免疫。
(3)在B 淋巴细胞内DNA 合成有D 和S 两条途径,其中D 途径能被氨基嘌呤所阻断。而骨髓瘤细胞的DNA 合成没有S 途径。
①利用DNA 合成途径不同的特点配制的HAT 培养基含有多种成分,其中添加的__________成分具有筛选杂交瘤细胞的作用。(2分)
②最终筛选获得的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此过程生产的单克隆抗体可以与______________特异性结合,从而诊断早孕。(2分)

棉铃虫是一种严重危害棉花的害虫。我国科学工作者发现一种生活在棉铃虫消化道内的苏云金杆菌能分泌一种毒蛋白使棉铃虫致死,而这种毒蛋白对人畜无害。通过基因工程方法,我国已将蛋白基因转入棉花植株并成功表达。由于棉铃虫吃了这种转基因棉花的植株后就会造成死亡,所以该棉花新品种在1998年推广后,已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苏云金杆菌防治棉铃虫属于生物防治,它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转基因棉花的抗虫变异来源,属于可遗传变异类型中的_________________。
(3)从苏云金芽孢杆菌中切割抗虫基因所用的工具是_____,此工具主要存在于微生物中,其特点。
(4)苏云金芽孢杆菌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获得抗虫基因常采用的方法是“鸟枪法”。具体做法是:用__________酶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________切成许多片段,然后将这些片段分别载入运载体,再通过运载体转入不同的受体细胞,让它们在各个受体细胞中大量
__________,从中找出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再用一定的方法把带有___________的DNA片段分离出来。
(5)进行基因操作一般要经过的四个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甲表示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图乙为大棚中栽培的某种蔬菜在水肥充足、温度适宜的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受环境因素影响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参与光合作用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    上。以新鲜菠菜绿叶为原料提取这些色素时,使用的溶剂一般是,我们使用
将其进行分离。
(2)光合作用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图甲中A表示 阶段,B表示阶段,A为B提供了
(3)写出图甲中所示物质或生理过程的名称:④        ,⑤, C, D
(4)由图乙可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是
(5)比较Ⅰ、Ⅱ两条曲线,当光照强度大于a时,曲线Ⅱ的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大的原因是,限制了光合作用阶段的进行。

下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变化。请据图回答:
(1)外界氧浓度在10%以下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器官的CO2释放与O2的吸收两条曲线在P点相交后则重合为一条线,此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_________,进行此种呼吸方式总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外氧浓度为4%~5%时,该器官CO2释放量的相对值为0.8,而O2吸收量的相对值为0.4。此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相对值约相当于有氧呼吸的_______倍。
(4)储藏该植物器官的最佳氧气浓度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