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矮轩不抗病玉米种子,研究人员欲培育高秆抗病玉米。用适宜剂量的γ射线照射,后代中出现白化苗4株(甲)、矮秆抗病1株(乙)和高秆不抗病1株(丙)。将乙与丙杂交,F1中出现高秆抗病、矮秆抗病、高秆不抗病和矮秆不抗病四种表现型。选取F1中高秆抗病植株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筛选出高秆抗病植株(丁)。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出现甲的原因是控制叶绿素合成的基因缺失了一段DNA,该变异属于基因突变 |
B.丁的培育过程运用了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和杂交育种技术 |
C.F1中高秆抗病植株产生2种配子 |
D.F1四种表现型的比为1:1:1:1 |
间接接受下丘脑调控的腺体是①垂体②甲状腺③肾上腺皮质④胰岛⑤卵巢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②③⑤ | D.③④⑤ |
下列物质中,在发挥作用后不会立即被破坏而能继续发挥作用的是( )
A.乙酰胆碱 | B.抗体 |
C.激素 | D.载体蛋白 |
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微生物发酵的终产物是丙酮酸 |
B.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 |
C.无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 |
D.在有氧条件下,质量相同的脂肪比葡萄糖氧化释放的能量多 |
用适量的5%NaOH溶液和1%CuSO4溶液来鉴定蛋白质,是由于蛋白质有()
A.氨基酸 | B.肽键 | C.羧基 | D.氨基 |
在蝌蚪发育成蛙的过程中,对尾部消失起主要作用的细胞器是()
A.溶酶体 | B.中心体 | C.线粒体 | D.高尔基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