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代谢中某种酶与其底物、产物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酶1与产物B结合后失活,说明酶的功能由其空间结构决定 |
B.酶1有两种底物且能与产物B结合,因此酶1不具有专一性 |
C.酶1的变构位点和活性位点的结构取决于特定的氨基酸序列 |
D.酶1与产物B的相互作用可以防止细胞生产过多的产物A |
下列有关双链DNA结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A.每个链状DNA分子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
B.每个DNA分子中脱氧核糖上连接一个磷酸基团和一个碱基 |
C.每个DNA分子中嘌呤数与嘧啶数相等 |
D.每个DNA分子中都含有4种脱氧核苷酸 |
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离心后发现上清液的放射性偏高。相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A.混合时,大肠杆菌过少 | B.保温时,时间过长 |
C.搅拌时,搅拌不充分 | D.离心时,转速太慢 |
下图表示某种动物不同个体的某些细胞分裂过程,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丙两细胞都发生了基因重组 | B.图中的细胞均处于细胞分裂后期 |
C.可属于卵原细胞分裂过程的是甲、乙、丁 | D.乙、丁的染色体数都是体细胞的一半 |
已知一批豌豆种子,基因型为AA:Aa=1:2,将这批种子播种后自然生长(假设结实率相同),则其所结种子中,基因型AA、Aa、aa的数量之比为
A.4:4:1 B.3:2:1 C.3:5:1 D.1:2:1
图甲~丙依次表示某动物体内细胞分裂图,染色体中DNA含量的变化,不同分裂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与染色体DNA数目关系变化。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甲所示细胞对应于图乙中的DE段、图丙中的② |
B.图丙中与乙图BC段对应的只有② |
C.甲细胞分裂时期核糖体、中心体代谢活跃 |
D.图丙中引起②→③变化的原因是DNA复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