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使测定(或配制)结果偏高的是( )
| 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
| B.测量一包固体的质量,将药品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并需移动游码使之平衡 |
| C.中和滴定用的锥形瓶加入待测液后,再加少量蒸馏水稀释 |
| D.在敞口容器中测量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的中和热 |
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甲苯与浓硝酸反应![]() |
B.乙酸乙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 |
C.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 |
| D.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将硝酸银溶液滴入浓氨水中制银氨溶液 |
| B.蒸馏操作时应将温度计的水银球插入液面下 |
| C.如果不慎将苯酚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洗涤 |
| D.向蔗糖溶液中加入几滴稀硫酸,水浴加热,然后向其中加入银氨溶液,观察到银镜 |
下列物质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
A.![]() |
B.![]() |
C.![]() |
D.![]() |
下列事实不能用有机物分子内基团间的相互作用解释的是
| A.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烷不能 |
| B.苯酚能跟NaOH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能 |
C.甲苯能使 酸性溶液褪色而乙烷不能 |
| D.苯在50℃~60℃时发生硝化反应而甲苯在30℃时即可 |
某烃经催化加氢后,不能得到2-甲基丁烷,该烃是
| A.2-甲基-1-丁烯 | B.2-甲基-2-丁烯 |
| C.3-甲基-1-丁炔 | D.3,3-二甲基-1-丁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