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表示在适宜的CO2浓度等条件下,分别测得的1小时内不同温度对某植物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CO2吸收量。图中实线所示,和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量(图中虚线所示)的影响曲线,请据图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1)当温度低于20℃,该植物在光照下CO2的吸收量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增加的原因是                
(2)20℃时,1小时内该植物产生有机物比30℃时       (“多”、“少”、“相等”),35℃时,1小时内该植物的光合作用实际吸收CO2          mg。
(3)当光照强度减弱,图中A点应        移(“左”、“右”、“不”)。
(4)温度为45℃时,叶肉细胞内产生[H]的细胞结构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回答下列有关遗传学问题:
I.将果蝇进行诱变处理后,其X染色体上可发生隐性突变、隐性致死突变或不发生突变等情况,遗传学家想设计一个实验检测出上述三种情况。实验时,将经诱变处理的红眼雄果蝇与野生型纯合红眼雌果蝇交配(B表示红眼基因),得F1,使Fl单对交配,分别饲养,观察F2的分离情况。预期结呆和结论:

(1)若F2中表现型为3∶1,且雄性中有隐性突变体,则说明
(2)若F2中表现型为红眼,且雄性中无隐性突变体,则说明
(3)若F2中雌和雄=2∶1,则说明
Ⅱ.母性效应是指子代某一性状的表现型由母体的核基因型决定,而不受本身基因型的支配。椎实螺是一种雌雄同体的软体动物,一般通过异体受精繁殖,但若单独饲养,也可以进行自体受精,其螺壳的旋转方向有左旋和右旋的区分,旋转方向符合母性效应,如右图所示。现有右旋和左旋椎实螺若干,回答下列问题:

(1)左旋椎实螺的基因型为;右旋椎实螺的基因型为
(2)请选择一对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通过交配,来判断左旋椎实螺是否是纯合子。(要求用遗传图解表示并加以简要说明)
(3)Fl自交后代全都表现为“右旋螺”,是否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如何再进一步做实验加以验证?

下列是某种激素分泌及作用机制模式图。请结合所学知识及图中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结构A、B、c中,A具有和激素分泌双重功能。物质a是
(2)激素受体一般位于细胞膜上,但是图中激素的受体却位于细胞内,请推测生长激素的受体应该位于
(3)细胞质受体、细胞核受体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的物质属性及功能相似,细胞膜上的受体的化学本质是
导致细胞质受体与细胞核受体差异的直接原因是

(4)d与e在细胞中存在的主要部位分别是。若物质e导入其他高等动物细胞中,结果高等动物细胞中也能合成相同物质f,这一现象说明

某小组学生观察到某市在马尾松林中种植桉树,林中还有食虫鸟与植食昆虫等动物活动,决定探究马尾松中各种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1)假如该马尾松林的管理者由于某种原因完全终止了对马尾松林的管理活动,那么一段时间后,该马尾松林中生物将成为优势种。要统计马尾松林中土壤小动物的数量,常用的方法是
(2)研究中发现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分别种植桉树和马尾松,它们都生长良好。如果把二者交替种植,则桉树正常生长,而马尾松的生长受到抑制,甚至被杀死.人们进一步设想可能是桉树根部形成的分泌物具有抑制马尾松的生长或杀死马尾松作用,请你根据下列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补充实验步骤,完成以下实验设计方案来验证这一设想是否正确。
材料用具:马尾松幼苗、桉树幼苗、完全培养液(甲)、培养过桉树的营养液(乙)、不完全培养液(丙)、蒸馏水和实验容器等。
方法步骤:
第一步:将长势相同的幼苗平均分为A、B两组。
第二步:
第三步:
结果预期和结论:

(3)生命系统普遍存在着反馈现象。请用文字、箭头和其他所需的符号建构一个该生态系统稳态负反馈调节的概念模型。(所涉及的主要生物有:马尾松、食虫鸟与植食昆虫)。

为探究 NaCl CuS O 4 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进行了实验,实验步骤和结果见表。请回答:

试管编号
实验步骤
1
2
3
4
1%NaCl溶液(mL)
1



1% CuSO4溶液(mL)

1


1% Na2SO4溶液(mL)


1

蒸馏水(mL)



1
pH6.8缓冲液(mL)
1
1
1
1
1%淀粉溶液(mL)
1
1
1
1
唾液淀粉酶溶液(mL)
1
1
1
1
各试管放入37℃恒温水浴保温适宜时间
取出试管,加入1%碘溶液0.1mL
观察结果
无色
深蓝色
浅蓝色

(1)实验中加入缓冲液的作用是
(2)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对酶活性有影响的离子是,其中对酶活性有抑制作用的离子是,对酶活性有促进作用的离子是
(3)该实验中设置4号试管的目的是;设置3号试管的目的是
(4)上述实验中若用斐林试剂代替碘溶液进行检测,1~4号试管中的颜色依次是。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在操作过程中,保温之前不能加入斐林试剂,其原因是

[选修模块1:生物技术实践]

葡萄发酵可产生葡萄酒,请利用相关的知识回答问题:

(注:各发酵瓶的左侧管为充气管,右侧管为排气管)

(1)利用葡萄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微生物是
(2)该微生物通过无氧呼吸可分解,产生的终产物是
(3)甲、乙、丙三位同学将葡萄榨成汁后分别装入相应的发酵瓶中,在温度等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如图所示。发酵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均需排气一次。据图分析,甲和丙同学的操作有误,其中甲同学的错误是,导致发酵中出现的主要异常现象是。丙同学的错误是,导致发酵中出现的主要异常现象是。上述发酵过程结束后,甲、乙、丙同学实际得到的发酵产品依次是
(4)在上述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假设乙同学的某一步骤操作错误导致发酵瓶瓶塞被冲开,该操作错误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