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叶片表面的气孔是气体进出植物体的主要通道,是由保卫细胞构成的特殊结构,为研究气孔开闲运动的机剖,研究者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取生长良好且发育状况相同的天竺葵完全展开的叶,用适宜的光照处理使气孔张开,撕取其下表皮,制成5组临时装片。从盖玻片一侧滴入相应浓度的乙烯利溶液(能释放出乙烯),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在适宜条件下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气孔直径,然后滴加蒸馏水,用相同方法清除乙烯利,在适宜条件下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气孔直径,结果如表一所示。
表一 乙烯利诱导天竺葵叶气孔变化结果

实验二:用适宜浓度的乙烯利,CPTIO(NO的清除剂)等按实验一相关操作处理天竺葵叶,并测定气孔直径和保卫细胞内NO含量,结果如表二所示:
表二适宜浓度乙烯利对天竺葵叶片保卫细胞NO含量和气孔直径影响结果

(1)气孔的开闭会影响           ,从而影响光合作用暗反应的进行,乙烯是植物产生的激素,具有促进果实             的作用。
(2)实验一中,依据                            可判断,用浓度为         的乙烯利处理天竺葵叶片,既不会损害保卫细胞,又能获得较好的诱导结果。
(3)实验二中,对比B、D两组结果可知:加入乙烯利时,再加入CPTIO后             ,由上述两个实验说明乙烯调控气孔运动的机制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于2009年12月7~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召开峰会,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即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CO2减排协议。下图1为碳循环示意图,图2为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1)碳在生物群落内以_____________的形式进行流动。
(2)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①是_____________作用;无机环境中碳的来源有__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
(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主要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特点。
(4)若②中的种群及相互关系如图2,其中鹰和蛇的关系为____________。若鹰体内有机物增加15克,假设鹰从各条食物链中获得的能量是均等的,至少需要消耗植物_______克。
(5)针对全球气候变暖,请你提出关于减排方面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分)下图是以洋葱为实验材料的实验现象或结果,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是利用紫色洋葱叶肉细胞进行的质壁分离实验现象,实验时外界溶液是滴入少量红墨水的0.3g/ml的蔗糖溶液,那么图中A、C两处的颜色分别是
(2)图2是利用洋葱根尖进行的有丝分裂实验现象,细胞D与E的染色体数之比为 ,核DNA数之比为 ;若要观察减数分裂过程,常用植物的 做切片,实验中装片制作的流程为
(3)图3是分离洋葱管状叶中色素得到的滤纸条,由该结果可知洋葱管状叶中
A.色素的种类 B. 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的相对大小
C.不同色素的相对含量 D. 各种色素的颜色
(4)某同学在秋天做色素提取分离实验时,提取和分离过程操作正确,而实验结果只出现了图3中色素带1和2,最可能的原因是
(5)有同学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进行图1所示实验,为清晰观察到实验现象,需对光学显微镜的光圈进行的操作是

小蚌兰叶片正面呈绿色,背面呈紫红色,常用作盆栽观赏。某兴趣小组为探究气孔开闭与细胞吸水失水的关系进行了如下实验:①配制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②制作小蚌兰叶片下表皮临时装片;③用显微镜观察小蚌兰叶片下表皮细胞质壁分离程度及气孔张开程度;④将小蚌兰叶片下表皮临时装片中的清水换成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⑤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结果如下表(“-”表示不能发生,“+”表示能发生,“+”越多表示程度越大),分析回答:

(1)选用小蚌兰下表皮作实验材料的优点是 ,植物细胞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取决于 (结构)。
(2)实验步骤④的正确操作方法是
(3)小蚌兰叶片下表皮细胞液渗透压与浓度在 之间的蔗糖溶液相当。
(4)结果表明,细胞 导致气孔关闭。这种现象在自然界中对植物体生存的意义是
(5)小蚌兰叶片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质基质的浓度 (大于/小于/等于)液泡中细胞液的浓度。
(6)绘制出不同浓度蔗糖溶液中小蚌兰叶片下表皮细胞实验前体积/实验后体积的变化曲线。

下图甲、乙分别表示某植物体内的两种生理过程,图丙表示在CO2充足的条件下,该植物光合速率(mgCO2﹒cm-2﹒h-1)与光照强度、温度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

(1)图甲中的物质a是_________,图乙中产生大量[H]的阶段是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
(2)若某植物体的根尖细胞通过图乙过程产生的1分子CO2,进入同一植物的叶肉细胞中被利用(如图甲),则在这一过程中该CO2分子至少通过________层生物膜。
(3)图乙中产生大量ATP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请结合教材知识再写出一种(除图乙外)能产生CO2的细胞呼吸方式的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图丙中,当温度为10 ℃时,如果将光照强度由 4 klx瞬时提高至 8 klx,此时该植物叶绿体内的C3含量将_____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基本不变”)。
(5)若温度为20℃时,该植物的呼吸速率为a mgCO2﹒cm-2﹒h-1,则该植物在温度为20℃、光照强度为 8 klx条件下放置11小时后每平方厘米的叶片光合作用制造的葡萄糖量为__________mg。

已知淀粉酶可以水解淀粉为麦芽糖,蛋白酶可以水解蛋白质为多肽。为了研究酶之间的相互影响,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实验中所涉及酶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请分析回答:

注:“+”表示用相关试剂进行检测
(1)该实验所依据的两个颜色变化原理是:a ;b
(2)请简述双缩脲试剂的使用方法
(3)实验过程中,试管1、2还要分别加入2mL的蒸馏水,其目的是
(4)①处预期的颜色变化为 ,理由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