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绿色的小麦叶片放在温度适宜的密闭容器内,如图曲线表示该容器内氧气量的变化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麦叶肉细胞中合成ATP的场所有 。
(2)B点时,叶片的光合作用速率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3)A点以后的短时间内,叶片细胞内C3的量将 。
(4)0~5min时,密闭容器内氧气量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5~15 min时,密闭容器内氧气量增加的速率逐渐减小,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小麦的呼吸速率自始至终不变,则在5~15 min,小麦的平均光合作用速率(用氧气产生量表示)是___________mol/min。
图中甲表示某高等动物(假设2n=4)的体细胞分裂过程及精子形成过程中的染色体数量变化曲线。乙中a、b、c、d、e分别表示分裂过程中的某时期染色体行为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曲线中①~③段可表示细胞进行____________分裂时染色体数量变化,判断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曲线②⑤位置相对应的细胞是图乙a~e中的________________。
(3)图乙中既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又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图_______________。
(4)与体细胞相比,图乙中DNA含量加倍的细胞是图_________________。
(5)就染色体行为来看,b、e时期细胞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图乙a~e细胞中继续分裂可能发生基因重组的是____________。
(7)图乙中a细胞所处的分裂方式及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细胞分裂结束能产生______种精子(不考虑交叉互换)。
健康人尿只含有微量的蛋白质,若尿中蛋白质含量过高,则称为蛋白尿。除了肾脏病会引起蛋白尿外,健康人在剧烈运动后也会出现暂时性蛋白尿。临床上常用双缩脲法定性和定量检测尿中蛋白质。请你完成下列实验设计,以对比验证你在某次剧烈运动后出现了蛋白质。
实验原理: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而产生紫色反应,且其颜色深浅与蛋白质的浓度成正比,而与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氨基酸成分无关。
实验材料:试管、量筒、剧烈运动前后的尿液,双缩脲试剂A液、双缩脲试剂B液等。
实验步骤: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
下图是某种生物的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试据图回答:
(1)图中[1]结构的组成成分是。
(2)可分解图中[2]结构的酶是和。
(3)太阳光能通过图中结构[ ]的光合作用后,才能被生物利用。
(4)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是由[ ]供给,该结构的主要功能是进
行。完成上述生理过程所需的酶是由[ ]合成的。
(5)若该细胞是西瓜红色果肉细胞,则色素主要存在于[ ]。如果是植物
的根毛细胞,则图中不应有的结构是[ ]。
(6)细胞内具有双层膜结构的除有[4]、[11]外,还有[ ]也是双层膜结构;其
内部存在的行使遗传功能的重要结构是[ ]。
(7)如果该细胞是低等植物细胞,则图中还应该有。
(8)用法分离各种细胞器,从而研究它们的组成和功能。观察线粒体
时,用染色,使其染成色,形态是。
(9)1、4、5、7、8、11、12等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称为______。
分析下列事实,回答有关问题:
事实一:在正常人的血浆中,NaHCO3的含量约为H2CO3含量的20倍。当血浆中的NaHCO3含量减少时,会形成酸中毒;当血浆中的H2CO3含量减少时,则形成碱中毒。
事实二:在初生蝌蚪或幼小植物体内,当自由水的比例减小时,机体代谢强度降低;当自由水的比例增大时,机体代谢强度升高。
事实三:Mg2+是叶绿素分子必需的成分;Fe2+是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碳酸钙和磷酸钙是动物和人体的骨和牙齿的主要成分。
事实四:人体某些组织的含水量近似,但形态却不同。例如,心肌含水量约为79%而呈坚韧的状态,脑中含水量约为84%而呈溶胶状。
(1)事实一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你对事实二中现象的全面解释是______ _ ________。
(3)事实三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对事实四中差异的正确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课题研究小组为探究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NAA)的作用,用玉米试管苗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数据如下:
浓度(mg/L) |
平均每株生根数(条) |
平均根![]() |
0.2 |
7.8 |
10.0 |
0.3 |
7.4 |
9.6 |
0.4 |
6.3 |
9.4 |
0.5 |
5.9 |
8.8 |
(1)由表中数据可知,此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表中数据能否确认“0.2mg/L是该实验最适宜的浓度”?_________(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实验的设计不够严谨,还需设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萘乙酸是生产上常用的生长素类似物,除本实验的应用外,还可用于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__________________。